許多中學生都責怪液體浮力這部份知識比較難理解,尤其是做估算題的時侯,總是和固體浮力的公式混淆在一起。
她們就問我:“到底應當怎樣樣去考慮P=F/S和P=pgh的應用呢?”
明天我就給諸位朋友們講解一下液體浮力的知識并解釋一下里面的問題。
液體浮力的來歷
液體由于具有重力,但是液體還有流動性,所以液體浮力是奔向各個方向的。
例如一個裝滿水的塑膠瓶不管是自側面還是底面扎一個洞,就會有水沿著洞流出,說明液體對側壁和頂部都有浮力。
液體浮力實驗
液體浮力實驗主要是用液體浮力計來做,液體浮力計的組成中有一個U型管,但那種U型管并不是連通器,由于它的前面有一個管口是封閉的。
驗證液體浮力規律實驗主要是運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控制變量:先控制液體種類不同,去探究液體浮力和深度關系;再控制液體深度相同,去探究液體浮力和液體種類的關系;再控制液體深度和種類都相同,改變液體浮力計方向,探究液體浮力方向的規律。
轉換法:實驗中也運用了轉換法,液體浮力的大小不易于直接觀察,所以是通過液體浮力計U型管的液面高度差來看液體浮力大小關系的。
液體浮力估算公式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到推論:液體浮力與液體深度和液體密度成反比。可以通過固體浮力公式推出P=F/S=G/S=mg/s=pgV/S=pgh液體壓強與容器形狀的關系,所以估算液體浮力時,不管是規則容器和不規則容器,都可以直接用這個公式估算液體浮力,估算后再除以容器底面積,就可以估算出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
液體浮力公式P=pgh,其中p代表液體密度,g代表常量9.8N/kg,h代表到容器最高液面的深度,P代表液體的浮力。
若果是規則容器,液體浮力也可以直接用P=F/S來估算,而此時液體壓力和液體重力相等。
連通器
下端開口,上端連通的儀器稱作連通器。最典型的連通器就是U型管,原理是借助液體浮力相等。
連通器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好多液體壓強與容器形狀的關系,例如說水壺、下水道的U型管、鍋爐水位計、小昆蟲手動喂水機、過橋涵洞、船閘、自然噴泉和山西“坎兒井”等等。
不同錐形瓶液體對頂部壓力和重力的比較
錐形瓶分為兩種,一種是開口寬頂部窄,另一種是開口窄頂部寬。
前面說過,對于規則型容器,液體對頂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
若果是開口寬頂部窄的錐形瓶,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大于液體的重力,由于還有一部份液體壓力作用在了側壁上。
公式解釋:G=mg=pgv=pgSh,F=pS1=pghS1,由于S1
若果是開口窄頂部寬的錐形瓶,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要小于液體的重力,由于容器側壁對液體的壓力會傳達到容器頂部。
公式解釋:G=mg=pgv=pgSh,F=pS1=pghS1,由于S1>S,所以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