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80% 1 和 2 低 繩子和輪子之間的摩擦力不正確
【分析】
(1) ②通過觀察繩索承載物體重量的節數,然后分析表中s、h與物體重量的關系,即可確定該裝置進行的實驗;
③知道物體的重量,物體下落的距離,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彈簧測力計的連接距離,根據W有用=Gh計算有用功,根據W計算總功總計=Fs; 根據 η=
計算機械效率。
(2) ①對比實驗1和2的條件和機械效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可以得出增加物體重力對小車架機械效率的影響。
②對比實驗二和實驗三的條件和機械效率,可以得出動滑輪重力對滑輪架機械效率的影響;
(3) 靜止時,繩索與輪子之間沒有摩擦力。
(1)② 實驗二中,h2=0.1m,s2=0.5m,故n2=
=
=3,G1=4N,G2=G3=8N,所以實驗2是用圖B所示的裝置進行的實驗,
③實驗3中,有用功:W有用=Gh=8N×0.1m=0.8J;
總功W總=Fs=2.5N×0.4m=1.00J;
機械效率η3=
=
×100%=80%;
(2) ①實驗一和實驗二中,小車車架相同,實驗二提升的重量小于實驗一,實驗二的機械效率低于實驗一,因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同樣的滑輪架增加重量 當物體較重時,物體的重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
②實驗二和實驗三,起重重量相同,滑輪不同,尤其是動滑輪數量不同,實驗三的機械效率高于實驗二,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采用不同的滑輪滑輪,提升同樣重的物體,動滑輪越重,滑輪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3) 實驗過程中,邊開車邊讀,彈簧測功機讀數不穩定,應該是靜止時讀,他的看法不正確,因為她沒有考慮繩子和輪子的摩擦力對機械的影響滑輪架效率低,造成測功機示值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