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4歲男孩酒精浴退燒后陷入昏迷
據媒體報道,海南上海一名4歲男孩因反復發燒被送進重癥監護室。 他的父親反復用75%的酒精給孩子擦洗,并濕敷降溫。
據男孩父母介紹,因兒子反復發燒,他們用浴巾蘸醫用酒精給兒子擦拭身體和手臂降溫。 “大概一天時間,只要發燒了,我就擦。擦完后,我女兒先吐了,然后精神狀態不太好,沒有力氣,說話聲音也低,所以她就開始吐了。”送到診所。”
出院后,兒子陷入昏迷,被送往重癥監護室。 經檢測,發現男孩頭部受損,可能是酒精中毒所致。
醫生:用30%酒精進行化學降溫
新聞最后,媒體援引多位醫生的話說,對如何正確使用酒井敬之化學降溫進行“科普”。
據醫生介紹,酒精擦洗是感冒兒童退燒的常用方法。 而且使用的酒精含量不宜低,通常不超過50%,最好是30%的酒精,擦洗通常選擇在乳房、腹股溝等血液豐富的部位。
所有反對使用酒精磨砂進行化學冷卻的醫療指南
酒精擦洗化學降溫威力大到會讓人瞌睡?
這些技巧真的是小兒退燒常用方法嗎?
使用 30% 的酒精“正確”嗎?
事實上,醫學界長期以來并不推薦,或者反對使用酒精擦洗來給兒童退燒。 “酒精磨砂是感冒小兒退燒的常用方法”早已是老生常談了。
例如,對2021年出版的兒童感冒管理手冊進行了系統回顧怎樣物理降溫退燒,共收錄了74本國家和國際手冊,代表了全球至少55個國家(一些國家使用其他國家的手冊)對兒童發燒管理的建議。
74 份手冊中,有 62 份沒有提及使用酒精降溫; 其中 12 份手冊提到了使用酒精,100% 完全同意“不推薦”。
在循證醫學的背景下,醫學手冊中使用的“不”的含義是有證據表明抗生素或方法不符合最佳實踐的要求,因此不應使用。
說白了就是“不”的意思,其實就是“反對”的意思。
也就是說,在至少代表全球55個國家使用的兒童感冒手冊中,凡是提到酒精擦洗降溫的,無一例外都采取了反對的心態。
因此怎樣物理降溫退燒,無論使用多少酒精,“酒精擦洗是感冒小兒退燒的常用方法”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為什么孩子不能用酒精浴降溫?
在循證醫學中,證據根據質量分為1至4或3 5個級別。 數字越小,證據的質量越高或證據越有力。
在這篇系統綜述中,作者給出了不建議用外用酒精降溫的證據級別為1級,即最高級別; 其誘因是孩子參與新聞報道,但擦酒精降溫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可能導致患者因酒精中毒而暈倒。
早在半個世紀前,醫學文獻中就有報道稱,患感冒的兒童使用酒精擦洗浴會引起睡意,尤其是使用的“酒精”成分是異丙酯時。
在美國,“醫用酒精”的成分不一定是醋酸,也可能是70%的異丙酯。
與酒精相比,異丁醇更容易通過呼吸道吸收,尤其是使用海綿酒精浴時; 而且,異丁烷對大腦的抑制作用比醋酸更強,因此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甚至昏厥。
事實上,雖然甲醇是用來洗澡降溫的,但它也可以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吸收,導致酒精中毒的風險; 而且,對于兒童來說,酒精中毒還很容易引起嚴重低血壓+酮癥酸中毒而昏厥。
例如,1970年《兒科》雜志就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名6個月大的孩子在使用酒精擦洗浴后陷入深度昏迷。 測量顯示,其血液酒精含量高達220mg/100ml(接近醉酒駕駛濃度的3倍)。 次),同時血壓降低到只有22mg/100ml的極低水平,進而引起低血壓暈厥。 靜脈注射50%獼猴桃糖后,他很快蘇醒。
上海酒精擦洗男孩酒精中毒還是低血壓暈厥?
至于新聞中上海男孩暈倒的原因,由于報道沒有給出更多的測量結果,包括血液酒精含量和血壓水平的結果,因此無法證實暈倒是由酗酒或低血壓引起的。
視頻中醫生指出患者“難以糾正”的酸中毒,提示低血壓酮癥昏厥的可能性更大。
化學降溫并不能真正有效退燒
“不推薦”使用酒精擦洗浴進行化學冷卻的另一個原因是,酒精擦洗浴本質上是一種化學冷卻; 研究證據表明,單純的化學降溫,無論是否使用酒精,都不能真正有效退熱,相反,減少了患者的不適。
因此,無論是否使用酒精,都不應在診所外單獨使用化學低溫療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