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2022級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正在申請華北理工學院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專業(yè)碩士學位。 本專業(yè)考試科目為:語文1、英語1、政治、812傳質學。
一、關于擇校及設置專業(yè)
首先,我們來談談?chuàng)裥!?俗話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自從踏上考研之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中學的選擇。 由于不同中學同一專業(yè)的專業(yè)課參考資料不同,每本教材的考試大綱優(yōu)缺點也存在差異,這直接影響到我們復習過程中的學習規(guī)劃和學習進度。 為此,我們必須重視擇校這一步。
選校時需要綜合考慮中學的專業(yè)實力、考試科目(尤其是專業(yè)課)、考試大綱、地理位置、招生比例、招生人數(shù)以及與上一年備案分數(shù)線的差異中學專業(yè)實力可以搜索“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查詢各門類、各專業(yè)的高校實力排名。 以工程-動力工程和工程熱化學為例,我們可以看到
院校有復旦大學、長沙交通大學、
院校有重慶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級別越高、排名越靠前,說明校園專業(yè)實力越強。 關于初中的考試科目和初入學的學生人數(shù)(這兩個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可以在研招網(wǎng)(研究生入學考試信息網(wǎng))的總目錄中檢索到。 從下載準考證到查成績再到復試甚至調整都會用到官方平臺,我們可以在碩士目錄上查詢到各中學各專業(yè)的招生情況。 了解了中學的概況后,我們可以大致將范圍縮小到幾所中學,然后再針對某所中學進入其研究生院(如華東理工學院研究生院) )或學校(如華東科技能源學院、動力工程大學)官方網(wǎng)站查詢近年報考數(shù)量、錄取分數(shù)線、考試大綱、參考書目等數(shù)據(jù)。
以華北理工學院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專業(yè)為例。 研究生人數(shù)約74人(呈擴招趨勢)。 以2022年為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碩士已推薦105名學生,計劃招生28名。 報報比1.46(每年報報比基本相同); 能源與動力碩士學位項目已有11名考生獲得豁免,計劃入學74人,已上線98人。 他們不接受校內(nèi)轉學(近年來首次不接受轉學),報到比例為1.32。 2020年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校碩士)復試線為320分,最低成績?yōu)?23分,能源動力(專科碩士)復試線為320分,最低成績?yōu)?21分; 化學(學生、碩士)復試線為325分(相比今年+5),最低分數(shù)線為327分;能源與動力(碩士)復試線為325分(相比今年+5),最低分數(shù)為325分; 2022年,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碩士研究生復試線為375分(相比今年+50),最低分數(shù)線為377分,能源動力(專業(yè)碩士)復試線為345分(相比今年的+20),最低分數(shù)為348。通過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近年來,尤其是去年,華科碩士和碩士學位的分數(shù)相對下降(碩士學位尤為顯著),再加上進修和碩士學位招生的減少,以及碩士和碩士學位招生的擴大,考生報考華北理工學院工程與工程熱化學(碩士學位)的動機)的難度和競爭會更大,相比之下,申請能源動力(碩士)的難度會小很多。總體來說,隨著考研人數(shù)的增加,考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此外,國線也呈現(xiàn)出持續(xù)下滑的趨勢。 2022年華科考研新政調整,能源動力(專科、碩士)優(yōu)先。 首次不接受動力工程與工程熱化學(碩士)校內(nèi)調整,意味著申請華北理工學院碩士需要花費更多精力(相對安全)預計2023年考生能達到390分),而申請碩士學位相對安全。 比較容易(2023年考生達到360分相對安全)。
2. 初步測試經(jīng)驗
2.1 政治
政治科目的備考可以從八月到十月開始。 不建議太早開始。 由于大部分知識點都是背的,還有時事政治,所以考前可以多做題,多背。 而且,政治題材的現(xiàn)實問題并沒有那么大的價值。 我們在備考過程中重點關注選擇題。 測試中,每位考生的主觀題成績大致相同(相差0-10分左右),因此客觀題的得分率是差異的亮點。 我們一定要盡力保證我能拿到35-45分。 在備考過程中,每個考生都可以選擇一本合適的參考書來進行知識點的準備。 對于選擇題的準備,他可以選擇幾位考研名師的選擇題集(如《千題》、《小八》、《小四》等),建議根據(jù)肖秀榮老師的《肖四》(全文需要背誦)來準備主觀題,考前每天晚上背誦政治主觀題4-5小時基本是必要的。
2.2 法語
英語課程的考試準備與政治正好相反。 主要以真題為主(尤其是近六年的真題)。 英語短語(考研核心詞匯)每天晚上需要背誦半小時到一小時。 那么就早點開始吧。 建議6月開始英語閱讀,每晚一篇。 流程是:做題——批改——精讀全文(翻譯生詞)——解讀長難句——復習總結,基本需要1-2個小時。 每天晚上堅持下去,考前六年最好至少做兩次真題。 完形填空、翻譯、作文、新題型等可以在10月份進行規(guī)劃。 目的是多做題,多鍛煉語感和邏輯感。
2.3 物理
物理是我們考研的重點也是難點。 它的知識體系復雜而冗長,考試題目往往也較難,所以物理就成為我們拉開差距的最重要的學科。 一位著名的考研老師說:“數(shù)學將決定你能否參加考試。語文成績好的考生往往能考到130分甚至更高,而物理較弱的考生可能只能考到90分左右,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語文學習,建議3月份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考試,放假前也就是6月份之前完成基礎知識的準備,每天一定要學物理,至少三個小時。從放假開始到10月,物理和專業(yè)課成為備考的重點,物理也將開始強化階段,這個時候我們遇到的題往往更接近考研的難度考試,所以我們每天晚上至少需要花四個小時的時間在物理上,并在晚上睡覺前對第二天的準備做一個總結和計劃。從10月份開始,各科就已經(jīng)開始準備考試了。 物理即將進入真題階段。 10月和11月,六年來的物理真題至少要做兩遍。 11月考試前,我們考試的主要任務是糾錯(真題中的錯誤)和市面上的試卷(考生自行選擇)。 一般來說,物理的學習貫穿于我們整個考研復習過程,需要我們每天晚上學習做題,持之以恒。 以我為例。 我從三月份開始準備物理考試。 我堅持每天晚上看知識點、做題。 考試前,我的物理筆記有800頁A4紙。 所以物理需要我們努力,坐冷板凳。 勇于獨立思考的科目高中物理68個解題技巧清華大學,過程很枯燥,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最終我們的語文成績將成為我們追趕競爭對手、拉大差距的有效途徑!
2.4 專業(yè)課程(以812傳質為例)
華北理工學院的專業(yè)課程是812傳質。 中學給的參考教材是《傳熱學(第四版)》,楊世明、陶文泉編著。 據(jù)悉,我個人推薦的參考資料是《華中理工學院812考試真題(2000-22)》、《傳熱學重點難點及典型題論文(三義系列)》。 華科專業(yè)課考試題主要包括簡答題(8-10題)、分析題(3-5題)、計算題(3-4題,分別為: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換熱器類型)、其中簡答題一般在64分左右,分析題在33分左右,估計題在53分左右。 總體來說,華科的試題難度不是很大,簡答題和分析題基本都是2000年到22年的原題(2022年的簡答題和分析題都是以前的原題),所以簡答題和分析題都是2000年到22年的原題。分析題需要根據(jù)我們的理解來記憶,而估計題一般由三道題組成。 熱傳導部分通常是非穩(wěn)態(tài)熱傳導,熱對流部分通常是掃過平板的流體或強制流經(jīng)管道的流體類型題,思路比較簡單,散熱部分需要畫出求解輻射網(wǎng)絡熱容量圖。 這三道計算題往往需要認真審題、認真作答,因為估算題分數(shù)大,很容易丟分,所以我們備考的重點就是各章的估算題。
一般來說,傳質的研究可以從六月到七月開始。 建議考生在9月份完成基礎知識和理解記憶(含基礎和強化)的梳理。 以真題為輔,10月份會系統(tǒng)做真題。 這個階段主要以真題和“三位一體系列”為主。 11月份之前,真題(尤其是計算題)至少要通過三遍。 主要以背誦簡答題和分析題為主,同時還要注重鞏固估計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系統(tǒng)的查漏補缺和考前沖刺工作。
熱傳導主要分為穩(wěn)態(tài)熱傳導和非穩(wěn)態(tài)熱傳導兩部分。 熱傳導部分的重點是各種情況下熱傳導公式的推論以及推論的記憶(該部分的公式占考試大綱的60%,需要對聽寫更加熟悉)。 考試題目大部分為簡答題和分析題; 部分重點是集中參數(shù)法和畢奧數(shù)的使用,大部分試題都是估計的第一題。
熱對流的分類較多,試驗采用無相變的對流換熱:有限空間自然對流、大空間自然對流、流體掃平板、流體掃管束、管槽強制對流等.、以及相變熱對流:凝結傳質(膜凝結和珠凝結)、沸騰傳質等。其中,有限空間自然對流、大空間自然對流、流體掃管束、凝結傳質和沸騰傳質主要考簡答題和分析題,所以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傳熱過程及相關概念的理解; 而流體掃過平板和管槽內(nèi)強制對流則主要采取第二個估計問題。 準備過程中要注意公式的記憶和傳熱場景的還原再現(xiàn)。
熱輻射公式比較簡單。 考試的重點是對輻射網(wǎng)絡偏轉圖的理解和估計。 在準備過程中,需要結合電氣電路的知識來比較和理解撓度圖的相關估計。 如果你在備考考研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妨報讀補習班,比如新相旭的考研各科一對一輔導課程,針對性很強,而且上課時間可靈活協(xié)商。 對于第一次考研復試的復習幫助尤為顯著。
3.回顧經(jīng)驗
華北理工學院復試參考書目為《工程熱力學》。 相對來說,復試的面試比初試的專業(yè)課程難度更大,所以在準備過程中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2021年,華科的復試面試題偏向于記憶和理解工程熱力學基礎知識,但2022年,華科一改以往的風格,面試時只考了四道應用題,難度不小。 對于這個題型,在2023年的復試中,不僅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記憶,更要注重這個基礎知識的應用。 改變,在面試中取得更高的成績。
四。 概括
考研的復習過程是一個極其枯燥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報考華北理工的考生來說,這三年來試卷的樣式發(fā)生了變化,復試的次數(shù)也穩(wěn)步增加。 我們一定要認真準備考試,不能放松。 我也曾苦惱過,也曾對自己極度沮喪,但希望我們都不能忘記初心,學會發(fā)泄壓力,不要放棄。 據(jù)悉高中物理68個解題技巧清華大學,考研也是一場信息戰(zhàn)。 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多渠道、多途徑收集信息,多查看大學官方網(wǎng)站,了解最新動態(tài)。 也許考試大綱甚至考試參考書目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些信息的收集和處理。
最后,希望你們以夢為馬,不負青春,一戰(zhàn)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