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眼看就要結束了。下周,畢業年級的學生將陸續迎來本學期的最后一次“大考”——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是全區統測,被視為對前一階段備考工作的一次階段性診斷、模擬性體檢。“大考”近在眼前,考生該以怎樣的狀態面對呢?我想說,一個人的成功首先需要謙和平靜的心態,即寬容博學、不驕不躁、自信從容。面對考試,考生更要如此。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去面對未來路上的驚濤駭浪。期末復習備考中,考生需要憑借強大的內心,才能解鎖復習中的一個個難題,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
堅守夢想,是執著前行的源泉。有良好心態的基礎上,考生還要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
梳理方法,突出重點
學會基礎的知識,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規律和方法,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所有的知識、技能以及試卷內容的80%以上都屬于這部分。因此這些內容是復習重點,要投入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而不要在旁枝末節知識上、特殊性的巧解上花費過多的精力。
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回憶,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考生可以圍繞專題適當做些綜合題或進行一題多解的練習。在復習中做練習(特別是以往作業、試卷中的錯題)就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實踐,要勤于動筆。不完成一定數量的書面練習,是絕不能達到掌握細節的目的。
在復習中,考生要及時把思考總結出的完整而系統的知識盡量簡明記下,有的可用圖表。匯總起來,就是編織的知識之網。由厚厚一本書變成薄薄幾頁紙上的東西,既起到提綱挈領,又有利于下次復習,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
專題復習,形成體系
圍繞專題進行復習,即要學會打破章節之間的界限,理清章節之間內在的聯系,把所學的知識“串”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或者說,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學科知識的總體框架和主線索。
根據回憶和理解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列出諸如《學科知識系統表》是一個好的辦法。對理科科目來說,考生可以圍繞專題適當做些綜合題或進行一題多解的練習。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對知識和思維方法的再整合。專題復習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簡單的招式
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生活中,大量的工作,都是對瑣碎、繁雜、細小事務的不斷重復。所謂絕招,都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
學習中,考生將基礎的解題步驟練到極致,保證每個細節的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那就離成功不遠了。
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無論是平時的學習還是復習階段,可與同學互相討論、互相解疑,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學在學習中的思維方法、容易產生的問題往往具有共同性。若對問題沒有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就不能給予他人以滿意可信的回答。因此,互相討論中可以暴露出許多復習過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從而得到補充提高。
要主動地學習,要做學習的主人。復習效率、復習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每位考生自學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強弱。老師在安排復習時,其復習的進度、內容的深廣度總是針對多數同學來制定的。這就需要每名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盡早做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復習安排。
明確任務,細化目標
明確期末復習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查漏補缺。根據老師提供的復習提綱,不僅需要徹底搞清楚考試內容和難度要求,還可拿出課本,把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在書上一一找到,查漏補缺、落實到位。
2.加深理解。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3.構建體系。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歸納。
4.強化記憶。以適合自己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的方式濃縮記憶。
5.力求規范。在解題思路、方法、過程方面力求完整規范,在書面表達和卷面形式上做到簡潔規范,提升應用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
不斷細化目標,提高復習質量。由于考試科目較多,復習時間有限,所以考生就要制定每天的復習任務,提出明確具體的學習要求,這樣就會增強復習的目的性和緊迫感,進而提高復習的效率。同時,考生要做到“收心”和“聚力”,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復習備考中去。
以上為一些復習方法建議,供考生參考。再好的建議,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都是難以實現的。想做一件事,就動起來,時間不等人,機會也不等人。總之,不論何時何地,記住一點:說做就做起來吧!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教學管理部主任 張 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