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實驗探究了使用滑輪不能省功,并測定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他想斜面也是一種機械,那么使用斜面能否省功,若不能省功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它的省力情況與機械效率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該如何測量并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呢?
猜想與假設:
1.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2.斜面的機械效率跟它的傾斜程度有關。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3.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粗糙程度有關,斜面越粗糙,機械效率越高。
設計實驗:
要證明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實驗,但是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必須先設計好實驗方案。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當一個物理量與幾個因素有關時,我們用 方法來進行實驗。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
(3)我們需要哪些測量儀器: 。
(4)斜面的機械效率表達式: 。
(5)你準備怎樣測量拉力的大小 。
實驗器材:一塊長木板、小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幾塊高度不相等的木塊、毛巾、玻璃、細繩。
實驗過程:
1.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小車的重力G。
2.用長木板和木塊裝置成如圖所示的斜面,把小車通過細繩與彈簧測力計連接,沿斜面拉動彈簧測力計,把小車勻速拉上斜面。
3.分別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拉力F,并用刻度尺測出小車移動的距離S和升高的高度h。
4.保持斜面的長度不變,換用不同高度的木塊,逐漸增加斜面的高度,做3次實驗。分別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5.保持斜面的高度不變,換用不同的材料鋪在木板上,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做3次實驗。分別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設計實驗表格
表格一
| 實驗次數 | 斜面坡度 | 斜面材料 | 斜面高/m | 小車重/N | 有用功/J | 斜面長度 /m | 拉力/N | 總功/J | 機械效率 |
| 1 | 較緩 | 木板 | |||||||
| 2 | 較陡 | 木板 | |||||||
| 3 | 最陡 | 木板 |
| 實驗次數 | 斜面坡度 | 斜面材料 | 斜面高 /m | 小車重 /N | 有用功 /J | 斜面長度 /m | 拉力 /N |
總功 /J |
機械效率 |
| 1 | 較陡 | 毛巾 | |||||||
| 2 | 較陡 | 木板 | |||||||
| 3 | 較陡 | 玻璃 |
分析與論證:
對實驗數據的結果進行分析:
1.實驗表明,使用斜面______省功(選填“能”或“不能”)。
2.在使用光滑程度一樣的斜面,斜面越陡,越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斜面的機械效率越______(選填“高”或“低”)。
3.在使用傾斜程度一樣的斜面,斜面越粗糙,越__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斜面的機械效率越______(選填“高”或“低”)。
交流與討論:
1.實驗中還有哪些不足?是否存在以下問題:測量拉力的時候,不能保證勻速拉動物體,而且彈簧測力計不是固定的,而是運動的,不便于讀數,拉力的測量誤差比較大。斜面長度和斜面高度的測量也存在一些誤差。所以我們在測量的時候,都要非常的細心,這樣才能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2.小明一組的同學在完成上面的實驗探究之后,小明又產生了一個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在斜面上被提升的物體重有關”,于是他們選用了體積相同長方體的木塊、鐵塊和一個斜面,類似上述實驗步驟進行了實驗探究,并根據實驗數據歸納了結論。請你對小明一組的同學的實驗設計進行評價。
參考答案:
他們選用了體積相同長方體的木塊、鐵塊和一個斜面器材,進行實驗雖然改變了被提升的物體重,但是由于木塊和斜面的摩擦與鐵塊和斜面的摩擦是不相等的,沒有控制摩擦這個物理量相等,因此說實驗探究的結論是不可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