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解析
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解析包括以下內容:
1. 判斷物體是否受力的方法:
1. 確定研究對象,找出研究對象與其它物體的關系;
2. 確定物體是否運動,根據運動狀態(tài)判斷物體是否受力;
3. 判斷物體受哪幾個力,再利用力的相互性或力的平移知識確定其它力;
4. 根據力的性質判斷力,特別注意重力和其它力的區(qū)別。
2.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是等大、反向、共線、共點,應用二力平衡條件可以解釋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
3. 重心的應用: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對于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情況有關。利用重心可解釋如下現象:投擲或跳躍時的受力分析、用棍棒抬物體時的用力點判斷、飛輪軸心重心的利用等。
4. 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方向相同時,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與兩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時,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
5. 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6. 大氣壓強的應用: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空氣具有流動性,且受重力作用。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馬德堡半球實驗、抽水機實驗等。應用大氣壓強的例子有鋼筆吸墨水、用吸管吸飲料、吸盤式塑料掛衣鉤等。
7. 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受到的浮力是由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產生的。
8.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在水中漂浮的物體同樣受到浮力的作用。
9. 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解釋杠桿為什么能省力或省距離。杠桿分為三種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有很多,建議請教老師或查閱相關書籍。
相關例題:
好的,讓我來給您展示一個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
題目:一個重為5N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靜止不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N;當拉力增大到3N時,物體仍靜止不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N;當拉力增大到5N時,物體被拉到桌面上向前滑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
解析:
(1)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會根據平衡條件判斷力的方向和大小。
首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重為5N的物體,在豎直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個拉力F=1N的作用,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為1N。
接著,當拉力增大到3N時,物體仍靜止不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為3N。
最后,當拉力增大到5N時,物體被拉到桌面上向前滑動,此時物體與桌面間的粗糙程度不變,而壓力變大,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變大,即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大小為5N。
答案:1;3;滑動摩擦力(或 5N)。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您理解初中物理力學知識。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解析,更多2024初中物理力學典型題解析及物理學習資料源請關注物理資源網http://www.njxqhm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