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力學五大部分
初中物理力學五大部分主要包括: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重心。具體介紹如下:
力:是力學中的基本概念,是成對出現的,可以出現在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
重力:是地球對自由落體上的物體吸引產生的力。
彈力: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對跟它接觸卻又不發生塑性形變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主要指由于物體的形變而產生的力。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并擠壓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重心:是指物體各個部分都受到重力,其作用線的匯交點,可以用懸掛法確定。
請注意,初中物理力學還包括牛頓運動定律等知識,這些知識相對零散。以上是初中物理力學五大部分的基本介紹。
相關例題:
例題: 有一個重20N的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將其水平拉到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5N。如果物體運動時受到的阻力變為10N,那么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摩擦力大小將( )。
A. 增大 B. 減小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答案:B. 減小
解析: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15N。當拉力增大時,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變,仍為15N。但是物體所受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物體將做加速運動,即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將減小。
這個例題就過濾掉了關于重力、彈力、杠桿的部分,主要圍繞了摩擦力的知識。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初中物理力學五大部分,更多2024初中物理力學五大部分及物理學習資料源請關注物理資源網http://www.njxqhm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