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56個常識點
初中物理56個常識點有:
1. 什么是物理: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
2. 什么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3. 什么是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4. 什么是參照物:參照物是在研究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
5. 什么是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6. 什么是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7.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8. 什么是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9. 什么是凸透鏡: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
10. 什么是折射光線:折射光線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改變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其他的常識點:
11. 什么是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12. 什么是溫度: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13. 什么是熱量:熱量是指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所傳遞的內能。
14. 什么是比熱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15. 什么是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16. 什么是大氣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
以上只是初中物理部分常識點的一部分,建議查閱相關書籍或咨詢老師獲取完整的常識點列表。
相關例題:
過濾掉
常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例題:
小明同學在學習了液體密度的測量方法后,利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測量了液體密度。
【實驗步驟】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處,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_{總},并記錄在實驗表格中;
(3)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V;
(4)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液體的密度。
【問題分析】
小明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導致測得的液體體積V偏小,密度值會偏大。
【正確解答】
實驗步驟: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處,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適量液體的質量m_{總};
(3)將燒杯中的適量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剩余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_{剩};
(4)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液體的密度。
【實驗結論】
通過實驗,小明測出了不同體積的液體密度值是不同的。如右圖所示的是小明在不同體積的液體中放入一塊木塊時,木塊都漂浮在水面上,木塊所排開液體的體積分別為50cm^{3}、75cm^{3}、100cm^{3},則木塊所排開液體的體積與所裝液體的體積成正比。
【分析總結】
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的密度時,為了減小誤差,應該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同時為了減小誤差,在實驗中應該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通過實驗發現木塊所排開液體的體積與所裝液體的體積成正比。這說明了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成正比。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初中物理56個常識點,更多2024初中物理56個常識點及物理學習資料源請關注物理資源網http://www.njxqhm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