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物理小車過橋例題講解
以下是一高一物理小車過橋例題的講解:
例題:一輛質量為m=200kg的小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突然發現前方有一堵墻,小車立即剎車,剎車加速度大小為a=5m/s^2,經過一段時間小車停在墻前。已知橋長l=20m,小車過橋用時t=4s,求小車過橋的平均速度大小。
分析:
1. 確定小車運動的總時間,包括過橋時間和剎車時間。
2. 確定小車在過橋過程中的位移,包括橋的長度和剎車位移之和。
3. 根據運動學公式求解小車過橋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答:
1. 小車在過橋過程中的總時間為t總 = l/v + t剎車 = 4s + 4s = 8s
2. 小車在過橋過程中的位移為x = l + x剎車 = 20m + 5 × 8m = 48m
3. 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小車過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 = x/t總 = 6m/s
總結:小車過橋問題通常需要掌握小車的運動學公式和受力分析,通過求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來解決問題。同時需要注意時間、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方向和正負號的使用。
以上是一高一物理小車過橋例題的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可以繼續提問。
相關例題:
題目:一個長為L=2m的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的質量為M=2kg。現在給小車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N,小車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小車通過一座長為s=16m的橋。求小車通過橋的時間。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題目中的各個物理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小車的質量為M,受到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向右運動并通過了橋。橋的長度為s。
接下來,我們需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來建立方程。小車受到的拉力F提供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有:$F = Ma$,其中M是小車的質量,a是小車的加速度。小車在水平方向的運動遵循勻加速運動的規律,即位移 = 初速度 × 時間 + 1/2 × a × t^2,其中位移是橋的長度s,初速度是零。
將上述方程帶入,我們得到:$F = 2kg \times a$,$s = 0 + \frac{1}{2} \times a \times t^{2}$。將F=8N,L=2m,s=16m代入,我們得到:$8 = 2kg \times a$和$16 = 0 + \frac{1}{2} \times a \times t^{2}$。解這個方程組可以得到a和t。
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小車的加速度和通過橋的時間,但是題目要求的是小車通過橋的時間,所以我們需要將通過橋的時間t代入位移公式中,得到小車的位移s' = L + s - vt。其中v是小車的速度。
這個例子涵蓋了小車過橋的基本物理原理和解題方法。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實際的情況可能會因為其他因素(如摩擦力、空氣阻力等)有所不同。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小車過橋的問題。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小車過橋例題講解,更多2024高一物理小車過橋例題講解及物理學習資料源請關注物理資源網http://www.njxqhm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