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逸夫小學王乃進制作,2012.9.41。 學習使用秒表和天平來正確檢測時間和距離,并計算平均速度。 2、加深對平均率的認識。 3、掌握使用化學儀器的基本技能——秒表和秤。 4.體驗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全過程。 5、正確、真實地檢測和記錄數據。 6.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才能知道物體的平均速度? 需要什么工具來幫助我們? 根據公式,我們需要知道的數學量是物體走過的距離和運動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 距離可以用卷尺檢查,時間可以用手表檢查。 明天我們將用秒表和尺子了解平均速度。 1、明確實驗內容和目的,明確自己的職責。 2、嚴格按照班主任安排的程序進行實驗。 3、實驗必須認真認真,儀器操作必須準確,記錄數據必須真實。 4.要嚴格遵守實驗紀律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圖表,注意愛護儀器。 5、安排好每組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防止搶位。 動手能力強、細心、態度積極的中學生與愿意被動接受對方的中學生組成小組,合理匹配。 檢測物體運動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右圖1.4-1所示: 實驗步驟: 1. 將貨車放在坡頂,將金屬片放在坡底,使用用于測量卡車將通過的距離 S1 的秤。 將 S1 和之前測得的數據填入下表。 2、用秒表檢測小車從坡頂滑到坡底的時間t1、3。 3、根據測得的S1和t1,用公式v=S1/t1計算出貨車通過斜坡的平均速度v4,將金屬片放在斜坡中間,測量距離S25卡車從坡頂到金屬板,用秒表檢測卡車從坡頂滑下中間的時間t26,計算卡車通過中間的平均速度v2坡度,做個實驗表格 S1=S2= T1=T2=V1=V2=我們測試了明天卡車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測距離和時間。 如果我們要檢測高鐵、汽車等其他物體的平均速度,你會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嗎? 似乎是一樣的。 只要能檢測到距離和運動時間,就可以用公式v=。 在實驗過程中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圖表,每個團隊成員的配合和協調也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只有良好的實驗計劃才能配合默契。 客觀記錄才能得到科學合理的實驗結果。 1、在檢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測量貨車經過的距離S;用( )檢測貨車運動的時間t;用式()求出平均速度V12,用方法在圖1.4-1中檢測平均速度。在速度實驗中,為什么卡車的兩次運動的平均速度v1和v2不同?原因是什么?作業:將表停在第25頁的第三刻度上教科書《手腦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