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一、學科競賽
(一)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1.測試對象:全國中學生
2、報名方式:通過中學或有資質的機構報名
3、賽制
預賽:各省自行組織,時間不一,最早每年4月份開始
聯賽:一般在9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決出省一、省二、省三等獎。 省隊隊員有資格參加總決賽(聯賽獎項按綜合評價認定)
決賽(冬令營):一般在12月舉行,決出國家一、二、三等獎每個高中生都可以參加競賽嗎,選拔國家集訓隊60人(2020年第36屆數學總決賽定于11月22日舉行, 2020)
國家隊:通常在3月份進行兩輪集訓選拔,最終選拔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
IMO:一般在每年7月舉行
4、考試模式:數學??聯賽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
初試時長80分鐘,總分120分,8道填空題(每道8分)+3道大題。 考察函數、序列、不等式、向量復數、排列組合、解析幾何、立體幾何和其他模塊的知識。 考試的模塊與高考類似,但難度更大。
第二次考試時長150分鐘,共180分,4大題,分別是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組合學。
數學期末考試分為第一天考試和第二天考試。
(二)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1.測試對象:全國中學生
2、報名方式:通過中學或有資質的機構報名
3、賽制
初賽:9月初考試
復賽:9月下旬考試。 頒發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決賽:一般在10月底舉行,頒發國家一、二、三等獎,選拔5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2020年物理決賽定于10月22日至29日舉行)
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拔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PhO
IPhO:通常在每年7月舉行
4、考試方式:預賽為筆試。 大部分試題相當于高考的稍難或困難級別。 競賽內容包括部分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 它從我國當前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不必局限于現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復賽和決賽均為筆試+實驗考試。
(三)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
1.測試對象:全國中學生
2、報名方式:通過中學或有資質的機構報名
3、賽制
預賽(俗稱聯賽):各省時間不同,為4月至7月。
初賽:9月初舉行,頒發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期末考試(冬令營):一般在11月底舉行,考試形式為筆試和實驗室考試,頒發國家一、二、三等獎國家級。 將選拔50人入選國家集訓隊。
國家隊:集訓隊選拔一般在3月份進行,最終選拔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ChO
IChO:通常在每年7月舉行
4. 考試方式
初賽一般為筆試,考試范圍為現行中學化學大綱、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和高考指導書規定的內容; 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地理和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
期末考試是筆試+實驗。 決賽在初賽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補充和改進。
(四)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
1.測試對象:全國中學生
2、報名方式:通過中學或有資質的機構報名
3、賽制
初賽:各省時間有所不同,但一般在5月份之前結束。
聯賽:5月中旬舉行,頒發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總決賽:8月底舉行,頒發全國一、二、三等獎,其中5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拔4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BO
IBO:通常在每年7月舉行
4. 考試模式
以個人身份參加聯賽并參加筆試。
生物競賽決賽由省隊參加,考試包括理論和實驗部分。 理論分和實驗分的比例各占50%,分別對理論總分和實驗總分進行T-score計算。 學生獎項按照T值后兩項分數相加后的總分排名。 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實驗分數最高的先進行。
實驗考試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學三部分。 設置四組實驗1、2、3、4,并循環進行。
(5)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繼2019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暫停一年后,2020年是其恢復后的首屆NOIP。 參加人數限制在10,000人左右。 具體信息以官方通知為準。
1.適用對象: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
2、報名方式:通過中學或有資質的機構報名
三、比賽形式:
CSP-J/S第一輪、第二輪認證:2020年CSP-J/S考試第一輪認證時間:10月11日:9:30-11:30 CSP-S1團體認證; 14:30—— 16:30 CSP-J1團體認證;
CSP-J/S考試第二輪認證時間:11月7日8:30-12:00 CSP-J2團體認證; 14:30-18:30 CSP-S2團體認證;
NOIP:2019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暫停一年,2020年是恢復后的首屆NOIP。 參加人數限制在10,000人左右。 通知稱,參加NOIP是參加NOI的必要條件。 如果您不參加 NOIP,您將沒有資格。 獲得參加NOI的資格,具體信息以官方通知為準。
期末考試:次年7月舉行,考試形式為機考(編程),決出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國家三等獎。 其中50人將入選國家集訓隊。
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拔4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OI。
IOI:一般在每年8月舉行。
4、考試形式:初賽測試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和實用知識,以筆試為主。 復賽是編程,必須在電腦上調試。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是智力和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能力的競賽。 題目難度較大,需要學習組合數學、圖論、基礎算法、數據結構、人工智能搜索算法和數學建模。 此外,學習高級語言和編程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2.人文社會科學
(一)全國新概念征文大賽
1、參加對象:初中生及30歲以下青少年;
2、參賽方式:郵寄報名表+提交作品
3、報名及提交時間:5月至11月(2020年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11月10日)
4、比賽流程:分為預賽和復賽。
初賽遵循論文格式,無命題、題材、體裁限制,字數不超過5000字(含標點符號和空格)。
復賽:使用指定稿紙,統一命題,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創作。 半決賽通常在次年1月或2月舉行,所有獲獎者將在3月前公布。
(二)葉圣陶杯全國新作曲比賽
1. 參賽對象: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
2、報名方式:學校組織比賽
3、比賽流程: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初賽采用網上提交評審方式,決賽題目現場統一、限時撰寫。
4、注冊地址:/
2020年葉圣陶杯全國新作文大賽征稿截止時間為:2020年10月31日24:00。
(3)完成中小學生創新征文比賽
1、參賽對象:初中生、高中一年級、二年級學生
2、啟動時間:預計2020年10月啟動
3、報名方式:學校組織參加、個人報名參加
4、比賽流程:比賽分為預賽、半決賽和決賽。
5、官網注冊地址:
(四)華文報業杯全國中學生征文比賽
1. 參賽對象: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
2.論文征集時間:預計2020年10月開始
3、報名方式:個人報名
4、郵寄地址: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南路45號華文報社趙楠。
(五)北京大學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
1. 參賽對象: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
2、比賽全稱:“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
3、報名時間:預計2021年3月
4、報名方式:個人網上報名、學校集體報名。 有兩種書寫方式:中文和英文。
5、競賽流程:分為網上初選和現場決賽兩個階段
6、注冊地址:/
(六)“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英語掃盲大賽
1. 參加對象:高中生
2、報名時間:2020年8月-2020年12月
3、報名方式:個人報名。
4、比賽流程:分為分區賽、外卡賽和決賽。
5、報名地址:手機下載授權合作平臺“華陽搜App”,登錄賽區,報名參賽。
(七)“21世界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
1、參賽對象:16-22歲青少年學生,高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均可參加。
2.報名時間:微信報名截止日期為10月25日。 登陸選區的參賽選手,請參閱本選區的通知。
3、報名方式:學校組織報名、個人報名
4、比賽流程:分為地區初賽、校園選拔賽、地區復賽、地區決賽、全國復賽/決賽、國際賽。 考核一般分為準備演講、即興演講和現場問答三個部分。
5、官網注冊地址:/
(八)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1、參加對象:初中生、高中生、高二生、高中生
2、報名時間:2020年9月1日-29日
3、報名方式:學校組織報名
4、比賽流程:全國范圍內每年11月舉行初賽,12月舉行決賽。 考試按年級進行。 全部以筆試+聽力的方式進行。
5、官網注冊地址:
//.asp?=10
(九)全國創新英語大賽
1. 參加對象:全國高中生
2、報名時間:2020年9月16日-12月1日
3、報名方式:個人報名、團體報名。
4、競賽流程:競賽賽程較長每個高中生都可以參加競賽嗎,評審分為初評審(基線評審)、主評審(資格評審)、總評審(綜合評審)三個階段。
5、注冊地址:
三、科技創新大賽
(一)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適用對象:一年級、二年級學生
2、比賽時間:每年4月之前為省級組織階段; 每年4月至8月為全國競賽組織階段; 每年8月下旬至年底為總結階段;
3、競賽方式:個人參賽、提交作品宣言;
4、競賽內容:創新項目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參贊科技教育創新成果競賽);
創新作品評審展示(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意大賽、少兒科奇奇幻繪畫大賽);
5、競賽特色:提交科技創新作品,可以是科技發明、編程、科學研究等,涉及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醫學、農業、生物、工程等領域。 ;
(二)“明日小科學家”頒獎活動
1、適用對象:一年級、二年級學生。
2、競賽時間:2020年“明日小科學家”活動報名時間為10月1日至11月10日;
初步評估期: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
材料郵寄:入圍申請者須于2021年3月5日前將所有申請材料原件通過郵局EMS快遞郵寄至組委會辦公室。
終評:終評時間為2021年5月中旬。終評采取現場評審的形式,包括課題答辯、綜合質量檢查、知識水平測試三個環節。
3、競賽方式:個人報名,賽事方審核評定;
4、競賽內容:提交的研究項目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醫學與健康、環境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等12個學科;
五、競賽特點:本次活動包括活動申報期、評審期、專家初評和活動終評四個階段。 初評中選出前100名候選人參加終評,終評采取現場評審的形式,包括綜合質量檢查、研究項目陳述與提問、筆試三個環節。 獎項設置為“明日小科學家”稱號獲得者、一、二、三等獎;
(三)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
1、適合對象:中小學生。
2、比賽時間:省級比賽每年5月份舉行,全國比賽每年7月舉行;
3、比賽方式:分組參賽、現場比賽;
4、比賽內容:機器人綜合技能大賽、機器人創意大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和WER工程創新大賽;
5、競賽特點:機器人競賽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 你不僅需要學習機器人編程,還需要學習機器人硬件的組裝和修改。 尤其是全國比賽階段,對軟??硬件的要求更高;
(四)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
1、適用對象:小學、初中、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生
2. 審查流程:
草根賽:2021年4月前,省級組織評選推薦優秀作品參賽。
全國比賽:
(一)創意編程比賽
①比賽:分為初評(線上)、復評(線上)、終評(線上)三個階段; 按年齡分為小學一組(1-3年級)和小學二組(4-6年級)。 、初中組三個組。
②競賽:分為初評(線上)、復評(線上)、終評(線下)三個階段; 按年齡分為兩組:初中組和高中組。
(二)智能設計大賽
① 競賽:分為初評(線上)和終評(線下)兩個階段; 按年齡分為三組:小學組(4-6年級)、初中組、高中組。
②Micro:bit大賽:分為初評(線上)和終評(線下)兩個階段; 按年齡分為兩組:小學組(4-6年級)和初中組(含中等職業學校)。
3、進度安排(以2020年比賽安排為例):
2020年9月-2021年4月:草根賽
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線學習體驗活動組織實施階段。
2021年5月至7月:全國競賽組織實施階段。
2021年8月:全國賽決賽評審階段。 組織開、閉幕式、頒獎典禮及相關活動,并公布獲獎名單。
2021年9月-10月:總結階段。 打印發放獲獎通知、頒發榮譽證書、總結討論等。
4、競賽特色:本次競賽主要向廣大青少年普及和推廣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普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初步應用能力。 與一些強調邏輯能力的專業競技比賽相比,本次比賽更強調創造力。 參與方式也比較簡單,初審和終審都是在網上進行的。
四、競賽活動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