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給出了慣性的概念,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間接說明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但是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牛頓第二定律說明了加速度的決定因素,與慣性概念無關。
物理: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新教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新教材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教學的內容共有六章,其教學要求是按現行課程標準制訂的,與一期教材的教學要求有所不同,其最大的差異在于教學內容的學習水平有所降低,而在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及其研究問題的方法上,即能力的要求上有所提高,因而“難點”也與一期教材同內容的知識點的難點有所不同,由于課時限制,實際教學進度僅至第五章,下面按單元的順序列表作一分析。
章節 第1章 變速直線運動
重點:質點、位移、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勻速直線運動的S-t和v-t圖象;初速
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v-t圖象;DIS實驗系統
難點:加速度和勻變速直線運動概念的形成;用DIS實驗系統研究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和v-t圖,
并從中求物體的速度;直線運動圖象和初速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際應用。例:某駕駛
員手冊規定:一輛具有良好制動器的汽車如果以22m/s的速度行駛時,能在57m的距離內被剎
住,如果以13m/s的速度行駛時,相應的制動距離為24m,假定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從意識到
要剎車至使用制動器的時間)以及使用制動器后汽車的加速度對于這兩種速度都相同,求:
(1)駕駛員的反應時間;(2)制動后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章節 第2章 力和物體的平衡
重點:彈力和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
衡;*平衡的分類。
難點: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用力的平行四邊定則和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
衡條件解決有關實際問題。例:如左圖所示為斜面上力的分解的DIS實驗,物體的重力為G
= 20N,當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力的傳感器的讀數為16N時,斜面的傾角為_______N,當斜
面傾角逐漸變大時,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力的傳感器的讀數將________(填“變大”、“不
變”或“變小”)
章節 第3章 力和物體的運動變化
重點:伽利略斜面理想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
難點:伽利略斜面理想實驗的思想方法;用DIS實驗和控制變量的方法探究a與F、m的關系,并用
計算機處理有關數據函數圖象得出結論;超重和失重的條件和體驗;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章節 第4章 反沖運動
重點:牛頓第三定律;用DIS驗證牛頓第三定律。
難點:平衡力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區別及其判斷;反沖現象的解釋和應用。
章節 第5章 勻速圓周運動
重點: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角速度、轉速、周期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概
念及其公式;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的實驗思想方法;會用向心力實驗儀。
難點:線速度、角速度、轉速、周期關系式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勻速圓周運動性質的理解;用向
心力實驗儀,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向心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提供向心力的受力分析。
數學:
數學
一、集合
1、集合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2、集合問題解法面面觀
二、函數
1、函數定義域、值域求法綜合
2.、函數奇偶性與單調性問題的解題策略
3、恒成立問題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數問題的“不求”藝術
5.、反函數的幾種題型及方法 6、二次函數根的問題——一題多解
三、空間幾何
1、線線、線面、面面位置關系判別方法綜合
2、面積、體積求法綜合
四、平面向量
1、向量易錯點、易混點例析
2、解平面向量題的方法技巧
3、一道向量題的多角度分析
五、三角函數
1、善于用“1“巧解題
2、三角問題的非三角化解題策略
3、三角函數有界性求最值解題方法
4、三角函數向量綜合題例析
5、三角函數中的數學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