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1、什么叫電磁環網?對電網運行有何弊病?哪些情況下還不得不保留?
答:電磁環網是指不同電流等級運行的線路,通過變壓器電磁回路的連接而構成的支路。
電磁環網對電網運行主要有下述弊病:
1)、易導致系統熱穩定破壞。若果在主要的受端負荷中心,用高低壓電磁環網供電而又帶重負荷時,當初一級電流線路斷掉后,所有原先帶的全部負荷將通過低一級電流線路(盡管可能不止一回)送出,容易出現超過導線熱穩定電壓的問題。
2)、易導致系統動穩定破壞。正常情況下,兩邊系統間的聯絡阻抗將略大于高壓線路的阻抗。而一旦高壓線路因故障斷掉,系統間的聯絡阻抗將忽然明顯地減小(突變為兩端變壓器阻抗與低壓線路阻抗之和,而線路阻抗的標么值又與運行電流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極易超過該聯絡線的暫態穩定極限,可能發生系統振蕩。
3)、不利于經濟運行。500kV與220kV線路的自然功率值相差極大,同時500kV線路的內阻值(多為4×導線)也遠大于220kV線路(多為2×240或1×導線)的內阻值。在500/220kV環網運行情況下,許多系統時尚分配難于達到最經濟。
4)須要裝設高壓線路因故障停運后互鎖切機、切負荷等安全手動裝置。但實踐說明,安全手動裝置本身拒動、誤動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
通常情況中,常常在初一級電流線路投入運行早期,因為初一級電流網路仍未產生或網路尚不堅強,須要保證輸電能力或為保重要負荷而又不得不電磁環網運行。
2、常用母線接線方法有何特征?
答:1)、單母線接線:單母線接線具有簡單清晰、設備少、投資小、運行操作便捷且有利于改建等優點,但可靠性和靈活性較差。當母線或母線隔離開關發生故障或檢修時,必須斷掉母線的全部電源。
2)雙母線接線:雙母線接線具有供電可靠,檢修便捷,調度靈活或易于改建等優點。但這些接線所用設備多(非常是隔離開關),配電裝置復雜,經濟性較差;在運行中隔離開關作為操作家電,容易發生誤操作,且對實現手動化不便;尤其當母線系統故障時,須短時摘除較多電源和線路,這對非常重要的小型發電廠和變電所是不容許的。
3)單、雙母線或母線分段加旁路:其供電可靠性高,運行靈活便捷,但投資有所降低零序電流過大怎么解決,經濟性稍差。非常是用旁路斷路器帶路時,操作復雜,降低了誤操作的機會。同時,因為改裝旁路斷路器,使相應的保護及手動化系統復雜化。
4)3/2及4/3接線:具有較高的供電可靠性和運行靈活性。任一母線故障或檢修,均不致停水;除聯絡斷路器故障時與其相連的兩回線路短時停水外,其他任何斷路器故障或檢修都不會中斷供電;甚至兩組母線同時故障(或一組檢修時另一組故障)的極端情況下,功率仍能繼續輸送。但此接線使用設備較多,非常是斷路器和電壓互感器,投資較大,二次控制接線和繼電保護都比較復雜。
5)母線-變壓器-發電機組單元接線:它具有接線簡單,開關設備少,操作簡便,宜于改建,以及由于不設發電機出口電流母線,發電機和主變壓器低壓側漏電電壓有所減弱等特征。
3、電力系統負荷分幾類?各種負荷的頻度電流特點怎樣?
答:電力系統的負荷大致分為:同步電動機負荷;異步電動機負荷;電爐、電熱負荷;檢波負荷;照明用電負荷;網路耗損負荷等類型。
1)有功負荷的頻度特點:
同(異)步電動機的有功負荷:與頻度變化的關系比較復雜,與其所驅動的設備有關。
當所驅動的設備是:磨機、切削銑床、往復式油泵、壓縮機、卷揚機等設備時,與頻度的一次方成反比。
當所驅動的設備是:通風機、靜水頭阻力不大的循環電機等設備時,與頻度的三次方成反比。
當所驅動的設備是:靜水頭阻力很大的給電機等設備時,與頻度的高次方成反比。
電爐、電熱;檢波;照明用電設備的有功負荷:與頻度變化基本上無關。
網路耗損的有功負荷:與頻度的平方成反比。
2)有功負荷的電流特點:
同(異)步電動機的有功負荷:與電流基本上無關(異步電動機滑差變化很小)。
電爐、電熱;檢波;照明用電設備的有功負荷:與電流的平方成反比(其中:照明用電負荷與電流的1.6次方成反比,為簡化估算,近似為平方關系)。
網路耗損的有功負荷: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其中:變壓器的慣量與電流的平方成反比,因所占比列很小,可忽視)。
3)無功負荷的電流特點:
異步電動機和變壓器是系統中無功功率主要消耗者,決定著系統的無功負荷的電流特點。其無功耗損分為兩部份:電樞無功功率與漏抗中消耗的無功功率。電樞無功功率隨著電流的增加而降低,漏抗中的無功耗損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隨著電流的增加而降低。
輸電纜線路中的無功耗損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而充電功率卻與電流的平方成反比。
照明、電阻、電爐等由于不消耗無功,所以沒有無功負荷電流靜態特點。
4、調速器在發電機功率-頻度調整中的作用是哪些?何謂頻度的一次調整,二次調整與三次調整?
答:調速器在發電機功率-頻度調整中的作用是:當系統頻度變化時,在發電機組技術條件容許范圍內,手動地改變汽輪機的進汽量或水輪機的進水量,因而增減發電機的出力(這些反映由頻度變化而導致發電機組出力變化的關系,叫發電機調速系統的頻度靜態特點),對系統頻度進行有差的手動調整。
由發電機調速系統頻度靜態特點而增減發電機的出力所起到的調頻作用叫頻度的一次調整。在電力系統負荷發生變化時,僅靠一次調整是不能恢復系統原先運行頻度的,即一次調整是有差調整。
為了使系統頻度維持不變,須要運行人員自動操作或調度手動化系統ADC手動地操作,增減發電機組的發電出力,從而使頻度恢復目標值,這些調整叫二次調整。
頻度二次調整后,使有功功率負荷按最優分配即經濟負荷分配是電力系統頻度的三次調整。
5、什么是線路充電功率?
答:由線路的對地電容電壓所形成的無功功率稱為線路的充電功率。
6、電網無功補償的原則是哪些?
答:電網無功補償的原則是電網無功補償應基本上按分層分區和就地平衡原則考慮,并應能隨負荷或電流進行調整,保證系統各樞紐電的電流在正常和車禍后均能滿足規定的要求,防止經長距離線路或多級變壓器傳送無功功率。
7、影響系統電流的誘因是哪些?
答:系統電流是由系統的時尚分布決定的,影響系統電流的主要誘因是:
1)因為生產、生活、氣象等誘因造成的負荷變化;
2)無功補償容量的變化;
3)系統運行方法的改變導致的功率分布和網路阻抗變化。
8、什么叫不對稱運行?形成的緣由及影響是哪些?
答:任何緣由造成電力系統單相對稱(正常運行狀況)性的破壞,均稱為不對稱運行。如各相阻抗對稱性的破壞,負荷對稱性的破壞,電流對稱性的破壞等情況下的工作狀態。非全相運行是不對稱運行的特殊情況。
不對稱運行形成的負序、零序電壓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電力系統單相阻抗對稱性的破壞,將造成電壓和電流對稱性的破壞,因此會出現負序電壓,當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時,就會出現零序電壓。
當負序電壓流過發電機時,將形成負序旋轉磁場,這個磁場將對發電機形成下述影響:
⑴發電機定子發熱;
⑵機組震動減小;
⑶定子定子因為負荷不平衡出現某些相定子過熱。
不對稱運行時,變壓器單相電壓不平衡,每相定子發熱不一致,可能某些相定子早已過熱,而其它相負荷不大,因而必須按發熱條件來決定變壓器的可用容量。
不對稱運行時,將導致系統電流的不對稱,使電能質量變壞,對用戶形成不良影響。對于異步電動機,通常情況下雖不致于破壞其正常工作,但也會導致出力降低,壽命增加。諸如負序電流達5%時,電動機出力將增加10∽15%,負序電流達7%時,則出力增加達20∽25%。
當高壓輸電纜線一相斷掉時,較大的零序電壓可能在沿輸電纜線平行架設的通信線路中形成危險的對地電流,殃及通信設備和人員的安全,影響通信質量,當輸電纜線與高鐵平行時,也可能影響鐵道手動閉鎖裝置的正常工作。因而,電力系統不對稱運行對通信設備的電磁影響,應該進行估算,必要時應采取舉措,降低干擾,或在通信設備中,采用保護裝置。
繼電保護也必須認真考慮。在嚴重的情況下,如輸電纜線非全相運行時,負序電壓和零序電壓可以在非全相運行的線路中流通,也可以在與之相聯接的線路中流通,可能影響這種線路的繼電保護的工作狀態,甚至導致不正確動作。據悉,在長時間非全相運行時,網路中還可能同時發生漏電(包括非全相運行的區內和區外),這時,很可能使系統的繼電保護誤動作。
據悉,電力系統在不對稱和非全相運行情況下,零序電壓常年通過大地,接地裝置的電位下降,邁步電流與接觸電流也下降,故接地裝置應按不對稱狀態下保證對運行人員的安全來加以檢驗。
不對稱運行時,各相電壓大小不等,使系統耗損減小,同時,系統時尚不能按經濟分配,也將影響運行的經濟性。
9、電力系統暫態有幾種方式?各有哪些特征?
答:電力系統的暫態過程有三種:即波過程、電磁暫態過程和機電暫態過程。
波過程是運行操作或雷擊過電流造成的過程。這類過程最短暫(毫秒級),涉及電壓、電壓波的傳播。波過程的估算不能用集中參數,而要用分布參數。
電磁暫態過程是由漏電引發的電壓、電壓突變及其后在電感、電容型儲能器件及內阻型耗能器件中造成的過渡過程。這類過程持續時間較波過程長(納秒級)。電磁暫態過程的估算要應用磁鏈守恒原理,引出暫態、次暫態電勢、電抗及時間常數等參數,據此算出各階段漏電的起始值及衰減時間特點。
機電暫態過程是由大干擾造成的發電機輸出電功率突變所引起的定子搖擺、振蕩過程。這類過程既依賴于發電機的電氣參數,也依賴于發電機的機械參數,而且電氣運行狀態與機械運行狀態互相關聯,是一種機電聯合的一體化的動態過程。這類過程的持續時間最長(秒級)。
10、什么叫自然功率?
答:輸電纜線路既能形成無功功率(因為分布電容)又消耗無功功率(因為串聯阻抗)。當沿線路傳送某一固定有功功率,線路上的這兩種無功功率適能互相平衡時,這個有功功率,稱作線路的“自然功率"或“波阻抗功率",由于此類情況相當于在線路末端接入了一個線路波阻抗值的負荷。若傳輸的有功功率高于此值,線路將向系統送出無功功率;而低于此值時,則將吸收系統的無功功率。
11、電力系統有什么大擾動?
答:電力系統大擾動主要指:各類漏電故障、各種忽然斷線故障、斷路器無故障合閘、非同期并網(包括發電機非同期并列);小型發電機失磁、大容量負荷忽然啟停等。
12、什么情況下單相接地電壓小于單相漏電電壓?
答:故障點零序綜合阻抗Zk0大于亂序綜合阻抗Zk1時,三相接地故障電壓小于單相漏電電壓。諸如:在大量采用自耦變壓器的系統中,因為接地中性點多,系統故障點零序綜合阻抗Zk0常常大于亂序綜合阻抗Zk1,這時三相接地故障電壓小于單相漏電電壓。
13、什么叫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電力系統穩定共分幾類?
答:當電力系統遭到擾動后,能手動地恢復到原先的運行狀態,或則憑著控制設備的作用過渡到新的穩定狀態運行,即謂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電力系統的穩定從廣義角度來看,可分為:
(1)、發電機同步運行的穩定性問題(按照電力系統所承受的擾動大小的不同,又可分為靜態穩定、暫態穩定、動態穩定三大類);
(2)、電力系統無功不足導致的電流穩定性問題;
(3)、電力系統有功功率不足導致的頻度穩定性問題。
14、各類穩定的具體含意是哪些?
答:各種穩定的具體涵義是:
(1).電力系統的靜態穩定是指電力系統遭到小干擾后不發生非周期性失步,手動恢復到起始運行狀態。
(2).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是指系統在某種運行方法下忽然遭到大的擾動后,經過一個機電暫態過程達到新的穩定運行狀態或回到原先的穩定狀態。
(3).電力系統的動態穩定是指電力系統遭到干擾后不發生振幅不斷減小的振蕩而失步。主要有:電力系統的低頻振蕩、機電耦合的次同步振蕩、同步馬達的推挽等。
(4).電力系統的電流穩定是指電力系統維持負荷電流于某一規定的運行極限之內的能力。它與電力系統中的電源配置、網絡結構及運行方法、負荷特點等誘因有關。當發生電流不穩定時,將造成電流崩潰,導致大面積停水。
(5).頻度穩定是指電力系統維持系統頻度與某一規定的運行極限內的能力。當頻度高于某一臨界頻度,電源與負荷的平衡將受到徹底破壞,一些機組陸續退出運行,導致大面積停水,也就是頻度崩潰。
15、保證和提升電力系統靜態穩定的舉措有什么?
答:電力系統的靜態穩定性是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的穩定性,電力系統靜態穩定性的基本性質說明,靜態儲備越大則靜態穩定性越高。提升靜態穩定性的舉措好多,而且根本性舉措是減短“電氣距離”。主要舉措有:
(1)、減少系統各器件的檢波:降低發電機和變壓器的檢波,降低線路檢波(采用分裂導線);
(2)、提高系統電流水平;
(3)、改善電力系統的結構;
(4)、采用串聯電容器補償;
(5)、采用手動調節裝置;
(6)、采用直流輸電。
在電力系統正常運行中,維持和控制母線電流是調度部門保證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主要和日常工作。維持、控制變電廠、發電廠高壓母線電流恒定,非常是樞紐廠(站)高壓母線電流恒定,相當于輸電系統等值分割為若干段零序電流過大怎么解決,這樣每段電氣距離將遠大于整個輸電系統的電氣距離,因而保證和增強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16、提高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性的舉措有什么?
答:提升靜態穩定性的舉措也可以提升暫態穩定性,不過增強暫態穩定性的舉措比提升靜態穩定性的舉措更多。提升暫態穩定性的舉措可分成三大類:一是減短電氣距離,使系統在電氣結構上更加緊密;二是減少機械與電磁、負荷與電源的功率或能量的差額并使之達到新的平衡;三是穩定破壞時,為了限制車禍進一步擴大而必須采取的舉措,如系統解列。提升暫態穩定的具體舉措有:
(1)、繼電保護實現快速摘除故障;
(2)、線路采用手動重合閘;
(3)、采用快速電樞系統;
(4)、發電機降低強勵倍數;
(5)、汽輪機快速關掉汽門;
(6)、發電機電氣剎車;
(7)、變壓器中性點經小阻值接地;
(8)、長線路中間設置開關站;
(9)、線路采用強行串聯電容器補償;
(10)、采用發電機-線路單元結線形式;
(11)、實現連鎖切機;
(12)、采用靜止無功補償裝置;
(13)、系統設置解列點;
(14)、系統穩定破壞后,必要且條件許可時,可以讓發電機短期異步運行,盡早投入系統備用電源,之后降低電樞,實現機組再同步。
17、采用三相重合閘為何可以提升暫態穩定性?
答:采用三相重合閘后,因為故障時摘除的是故障相而不是單相,在摘除故障相后至重合閘前的一段時間里,送電端和受電端沒有完全喪失聯系(電氣距離與摘除單相相比,要小得多),如圖所示:這就可以降低加速面積,降低減速面積,提升暫態穩定性。
圖中:Ⅰ為故障前的功角特點曲線;Ⅱ為摘除一相后的功角特點曲線;Ⅲ為一相故障后的功角特點曲線。δ0為故障開始時刻的功角;δq為故障摘除時刻的功角;δH為三相重合時刻的功角。
18、什么叫同步發電機的同步振蕩和異步振蕩?
答:同步振蕩:當發電機輸入或輸出功率變化時,功角δ將急劇變化,但因為機組轉動部份的慣性,δ不能立刻達到新的穩態值,須要經過若干次在新的δ值附近振蕩以后,能夠穩定在新的δ下運行。這一過程即同步振蕩,亦稱發電機仍保持在同步運行狀態下的振蕩。
異步振蕩:發電機因某種誘因遭到較大的擾動,其功角δ在0∽360°之間周期性地變化,發電機與電網喪失同步運行的狀態。在異步振蕩時,發電機一會工作在發電機狀態,一會工作在電動機狀態。
19、如何分辨系統發生的振蕩屬同步振蕩還是異步振蕩?
答:異步振蕩其顯著特點是,系統頻度不能保持同一個頻度,且所有電氣量和機械量波動顯著偏離額定值。如發電機、變壓器和聯絡線的電壓表,功率表周期性地大幅度擺動;電流表周期性急劇擺動,振蕩中心的電流擺動最大,并周期性地降到接近于零;失步的發電廠間的聯絡的輸送功率往復擺動;送端系統頻度下降,受端系統的頻度增加并有擺動。
同步振蕩時,其系統頻度能保持相同,各電氣量的波動范圍不大,且振蕩在有限的時間內衰減因而步入新的平衡運行狀態。
20、系統振蕩車禍與漏電車禍有哪些不同?
答:電力系統振蕩和漏電的主要區別是:
振蕩時系統各點電流和電壓值均作往復性擺動,而漏電時電壓、電壓值是突變的。據悉,振蕩時電壓、電壓值的變化速率較慢,而漏電時電壓、電壓值忽然變化量很大。
振蕩時系統任何一點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角都隨功角的變化而改變;而漏電時,電壓與電流之間的角度是基本不變的。
振蕩時系統單相是對稱的;而漏電時系統可能出現單相不對稱。
21、引起電力系統異步振蕩的主要誘因是哪些?系統振蕩時通常現象是哪些?
答:造成系統振蕩的緣由為:
輸電纜線路輸送功率超過極限值導致靜態穩定破壞;
電網發生漏電故障,摘除大容量的發電、輸電或變電設備,負荷頓時發生較大突變等導致電力系統暫態穩定破壞;
環狀系統(或并列雙回線)忽然開環,使兩部份系統聯系阻抗忽然減小,導致動穩定破壞而喪失同步;
大容量機組合閘或失磁,使系統聯絡線負荷減小或使系統電流嚴重下滑,導致聯絡線穩定極限增加,易造成穩定破壞;
電源間非同步跳閘無法推入同步。
系統振蕩時通常現象:
1)發電機,變壓器,線路的電流表,電壓表及功率表周期性的劇烈擺動,發電機和變壓器發出有節奏的嘶鳴聲。
2)聯接喪失同步的發電機或系統的聯絡線上的電壓表和功率表擺動得最大。電流振蕩最激烈的地方是系統振蕩中心,每一周期約增加至零位一次。隨著離振蕩中心距離的降低,電流波動漸漸降低。假如聯絡線的阻抗較大,右側電站的電容也很大,則線路兩端的電流振蕩是較小的。
3)喪失同期的電網,雖非電氣聯系,但仍有頻度差出現,送端頻度高,受端頻度低并略有擺動。
22、什么是電流崩潰?對系統與用戶有何影響?
答:如圖所示:QF和QFH分別為系統內某點的無功電源與無功負荷的電流特點曲線。假定這時所有的無功電源容量都已調至最大。在某一時刻,無功電源和無功負荷在點1達到平衡,運行電流為U1。隨著無功負荷的下降(降低值為ΔQFH1),因為無功電源已不能降低,實際運行點不是QFH2上對應U1的點,而是在QFH2與QF的交點2處,運行電流為U2。同理,當無功負荷繼續降低ΔQFH2時,實際運行點是QFH3與QF的切點3處,此點dQ/dU=0,運行電流為ULJ。我們稱ULJ為臨界電流。
電力系統運行電流假如等于(或高于)臨界電流,這么,如擾動使負荷點的電流增長,將使無功電源永遠大于無功負荷,因而造成電流不斷增長最終到零(假如無功負荷降低好多,以使得QFH不能和QF曲線相交時,電流會迅速回升至零)。這些電流不斷增長最終到零的現象稱為電流崩潰。或則稱作電力系統電流不穩定。
電流降落的持續時間通常較長,從幾秒到幾十分鐘不等,電流崩潰會造成系統大量損失負荷,甚至大面積停水或使系統(局部電網)擊潰。
23、什么叫頻度崩潰?
答:如圖所示:B和A分別為發電機和負荷的有功頻度特點曲線。在某一時刻,發電機和負荷的有功負荷在點0達到平衡,系統頻度為f0。隨著有功負荷的下降,因為發電機調速器的作用,發電機和負荷的有功負荷在點1達到平衡,系統頻度為f1。當有功負荷繼續降低時(經過點2后),因為發電廠的汽壓、供水量、水頭等隨頻度的變化而增長,所以出力除了不可能減小,反倒是隨著頻度的增長而增長。即發電機的實際出力特點是沿曲線2-3-4變化的。當有功負荷的降低使發電機和負荷的有功頻度特點曲線相切時(對應點3),此點,dP/df=0,運行頻度為fLJ。我們稱fLJ為臨界頻度。
電力系統運行頻度假如等于(或高于)臨界頻度,這么,如擾動使系統頻度增長,將促使發電機出力降低,進而使系統頻度進一步增長,有功不平衡減緩,產生惡性循環,造成頻度不斷增長最終到零(假如有功負荷降低好多或大機組低頻保護動作掉閘,以使得A不能和B曲線相交時,系統頻度會迅速回升至零)。這些頻度不斷增長最終到零的現象稱為頻度崩潰。或則稱作電力系統頻度不穩定。
24、什么叫低頻振蕩?形成的主要誘因是哪些?
答:并列運行的發電機間在小干擾下發生的頻度為0.2~2.5赫茲范圍內的持續振蕩現象叫低頻振蕩。
低頻振蕩形成的緣由是因為電力系統的負減振效應,常出現在弱聯系、遠距離、重負荷輸電纜線路上,在采用快速、高放大倍數電樞系統的條件下更容易發生。
25、電力系統過電流分幾類?其形成緣由及特征是哪些?
答:電力系統過電流分以下幾種類型:
(1)大氣過電流:
由直擊雷造成,特征是持續時間短暫,沖擊性強,與雷擊活動硬度有直接關系,與設備電流等級無關。為此,220KV以下系統的絕緣水平常常由避免大氣過電流決定。
(2)工頻過電流:
由長線路的電容效應及電網運行方法的忽然改變造成,特征是持續時間長,過電流倍數不高,通常對設備絕緣危險性不大,但在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確定絕緣水平時起重要作用。
(3)操作過電流:
由電網內開關操作導致,特征是具有隨機性,但最不利情況下過電流倍數較高。為此,330KV及以上超高壓系統的絕緣水平常常由避免操作過電流決定。
(4)諧振過電流:
由系統電容及電感回路組成諧振回路時造成,特征是過電流倍數高、持續時間長。
26、電力系統工頻過電流的形成緣由及防范舉措有這些?
答:電力系統工頻過電流的緣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空載長線路的電容效應;
不對稱漏電導致的非故障相電流下降;
甩負荷引發的工頻電流下降;
工頻過電流的限制舉措有:
借助并聯高壓檢波器補償空載線路的電容效應;
借助靜止無功補償器SVC也能起到補償空載線路電容效應的作用;
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可減少因為不對稱接地故障導致的工頻電流下降;
發電機配置性能良好的電樞調節器或調壓裝置,使發電機忽然甩負荷時能抑制容性電壓對發電機的助磁定子反應,進而避免過電流的形成和發展。
發電機配置反應靈敏的調速系統,致使忽然甩負荷時能有效限制發電機怠速上升導致的工頻過電流。
27、什么叫操作過電流?怎么防范?
答:操作過電流是因為電網內開關操作或故障合閘導致的過電流,主要包括:
摘除空載線路造成的過電流;
空載線路跳閘時的過電流;
摘除空載變壓器導致的過電流;
間隙性電弧接地導致的過電流;
解合大環路造成的過電流;
限制操作過電流的舉措有;
選用脫扣能力強的高壓開關;
增強開關動作的同期性;
開關斷口改裝并聯內阻;
采用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如氧化鋅避雷器;
使電網的中性點直接接地運行;
28、什么叫諧振過電流?分幾種類型?怎么防范?
答:電力系統中一些電感、電容器件在系統進行操作或發生故障時可產生各類振蕩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會形成串聯諧振現象,造成系統個別器件出現嚴重的過電流。諧振過電流分為以下幾種:
線性諧振過電流
諧振回路由不帶鐵芯的電感器件(如輸電纜線路的電感,變壓器的漏感)或電樞特點接近線性的帶鐵芯的電感器件(如消弧線圈)和系統中的電容器件所組成。
鐵磁諧振過電流
諧振回路由帶鐵芯的電感器件(如空載變壓器、電壓互感器)和系統的電容器件組成。因鐵芯電感器件的飽和現象,使回路的電感參數是非線性的,這些富含非線性電感器件的回路在滿足一定的諧振條件時,會形成鐵磁諧振。
參數諧振過電流
由電感參數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感器件(如凸極發電機的同步檢波在~間周期變化)和系統電容器件(如空載線路)組成回路,當參數配合時,通過電感的周期性變化,不斷向諧振系統輸送能量,導致參數諧振過電流。
限制諧振過電流的主要舉措有:
提升開關動作的同期性
因為許多諧振過電流是在非全相運行條件下造成的,因而提升開關動作的同期性,避免非全相運行,可以有效避免諧振過電流的發生。
在并聯高壓檢波器中性點改裝小檢波
用這個舉措可以阻斷非全相運行時工頻電流傳遞及串聯諧振。
破壞發電機形成自勉磁的條件,避免參數諧振過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