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論教材 初中物理功論教材(共1.“功”的地位和作用:功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與能量密切相關。雖然它在力學有所介紹,但縱觀整個物理學,可以說一切自然現象都與功和能量有關,通過功的教學(尤其是后續的能量變換和能量守恒定律),了解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充分揭示了物理學的原理,內在聯系。功能:本節功的學習是在前兩節所學的簡單力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力與運動關系的知識來進行的。功的學習是本章的重點和重點,功的學習為今后動力、能源的知識奠定了基礎,功的知識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課程標準的解讀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生的應用 以實例體驗和分析的過程體現了“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理念。 3.學生認知發展八年級學生學習上海科學版物理教材。 他們還沒有了解能源。 對于能量轉化的知識來說,很難定義功; 但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能夠理解和運用“力的效率”知識,充分利用自己現有的認知水平。 為學生構建“工作”觀念。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本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機械功的概念,并能從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學會從物理現象中總結簡單的規律,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能夠判斷什么情況下工作,什么情況下不工作; 了解功的計算公式。 同時,我在課堂上設計了兩道習題,從題目入手 5. 使用任何機器都不省工 8. 教學設計的反思 本課根據進入新課的方式,經過反復學習人民教育社的九年義務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科技版的教育物理教材和新課標教材來看,我感覺上海科技版教材專業地指出了力學的定義引入機械功概念時做功:力和物體沿力方向移動的距離。 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教材以機械基礎和能量知識為基礎構建“功”概念; 而“工作”對于現在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抽象的概念。 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形成成功觀念,同時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難題。 于是我借鑒了人民教育學會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的教學思路,堅持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現有知識出發,幫助學生從生活實例中理解工作理念,最后引導學生理解:力與物體沿力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 同時,以文章第二段為起點,學生可以簡單地認識到使用任何機器都不省力。 第二章:電力課筆記 初中物理《電力》課筆記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電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版第二卷第八章第二節。 它與繼電器電流和電阻有關。 、電壓和電能是學生學習的另一個電的基本概念。
本節內容不僅是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和具體體驗,更讓學生體驗在使用電器時消耗電能的速度與功率之間的關系。 也是為本章第三節“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和第五節“電功率與安全用電”做理論準備的經驗,是衡量電功率的重要指標。日常生活中電器的銘牌,在生產、日常生活中也廣泛使用,對學生今后的生活體驗具有重要意義。2、教材內容要點:一、定義、物理意義、電功率的單位;二、電功率、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以及電功率的計算;三、理解和區分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電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單位; 2. 理解電功率、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3、能夠理解和區分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過程與方法: 1、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速與用電器功率的關系。 2、體會電器的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系。 3. 體驗觀察電器銘牌并交流對其含義的理解的活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通過觀察電器上的銘牌,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2、通過實驗探索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培養學生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養成每時每刻將物理與生活聯系起來的習慣,體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體驗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次課程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體驗電學概念。
然而電能的消耗并不比飲用水多,而且不是看得見的物體。 因此,電力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 對于學生來說,區分消耗的電能的大小和消耗電能的速度還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體會電的物理意義被確定為本課學生體驗式學習的難點。 2.學生分析 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積極性高,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缺乏探索和研究問題的能力,需要老師及時指導。 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初中物理電功視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強烈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需要從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 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動手實驗、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取新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以講授法和探究法為主,演示法為輔。 學習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為輔,創設實物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做邊思考,邊說邊練及時鞏固。 通過動手實驗激勵學生。 教學過程。 介紹。 問:我們家電能表上的鋁盤有時移動得很慢,有時又很快。 為什么? 鋁盤的轉速與它有什么關系呢? 答:鋁盤以不同的速度旋轉,也就是說不同的速度消耗的功率不同。
電能代表電流所做的功。 出示相關電器的圖片,詢問它們電流做的功是否相同? 相比之下,不同電器同時做多少工作。 家用電飯鍋和燈泡同時通電時,哪個電流工作得更快? 如果家用電飯鍋和燈泡都消耗千瓦時的電量,哪個耗電更快? 得到答案:電飯鍋。 老師指導提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較電流做功的速度? 可能的答案:通電時間相同,做功多的電流做同樣的功,通電時間短的電流做功快。 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兩個與電功率相關的量,)來引導學生理解。 體驗一下1J的力量有多么強大。 同時,我在課堂上設計了練習(投影儀),1、一輛載有2104頭牛的馬拉的車,在直路上行駛500米,做了3105耳的功。 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 2. 火車在傾斜 20 度的直線軌道上勻速行駛。 整列列車所經歷的阻力就是機車在9000分鐘內所做的功。 重點訓練學生運用公式和變形公式,鞏固學生對功概念的理解。 在介紹工作單元時,老師通過介紹焦耳的生平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 傳記 Joule, JP (18~1889) 焦耳是英國物理學家。 出生于索爾福德。 他的父親是一家啤酒廠的老板。 焦耳從小就身體虛弱,無法上學。 他在家跟父親學習釀酒,并利用空閑時間自學化學和物理。
他熱愛電和磁,對實驗特別感興趣。 后來他在英國曼徹斯特成為一名釀酒師和業余科學家。 焦耳可以說是一位杰出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在電和磁領域,后來轉向功轉化為熱的實驗研究。 1866年,他因在熱、電和熱力學方面的貢獻而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金質獎章。 1872年至1887年,焦耳擔任英國科學促進會主席。 焦耳在塞拉去世。 5、工作原理; 從簡單的機械知識開始,描述工作原理。 演示實驗:利用杠桿可以省工嗎? 并列舉了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動滑輪和定滑輪的使用等,通過大量的事實表明,在使用機械時,人所做的功不會少于不使用時所做的功。使用機械,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會省力。 這就引出了工作原理。 5、作業設計為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我根據重點和難點設計了以下三道計算題。 6.板書設計 2.功的計算 3.功的原理 功=力*沿力方向移動的距離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會節省功。 第一盞燈工作 4 分鐘。 電能表轉多少圈? 1分鐘10圈,一圈。 如果第二個燈工作2分鐘,電能表將轉多少圈? 電能表旋轉40次和40次時也消耗相同數量的電能。 它消耗相同的電量。 第一個亮需要4分鐘,第二個亮需要2分鐘,可見消耗電量的速度不同。
不能說“電能表轉得越快,電器消耗的電能就越多”,而是說電能表轉得越快,電器消耗電能的速度就越快; 電能表轉盤轉動越慢,電器消耗的電能就越多。 不同的轉速表明電器消耗電能的速度不同。 讓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物理學中用哪些物理量來表示消耗電能的速度。 物理學中“電功率(點)消耗2400J電能;電流通過洗衣機1分鐘消耗的電能是6000J;電流通過時哪個電器做功多?哪個電器?”電器有電流通過時,工作速度越快嗎?為什么?答:洗衣機消耗6000J的電能初中物理電功視頻,電風扇消耗2400J的電能,因此,電流通過洗衣機時,它做的越多并且因為它們的工作時間相同,做功多的必然做功快,所以洗衣機做功快,如果電風扇和洗衣機都消耗4000J的電能。電風扇工作100秒,洗衣機工作40秒,哪個電器功率更大?為什么?答案:洗衣機功率更大,因為洗衣機和電風扇消耗的電能相同,所以洗衣機使用的時間3 :某電風扇和洗衣機、電風扇通電工作半小時,電流工作; 當洗衣機通電工作2分鐘后,電流開始工作。 問:什么電器耗電多? 哪種電器的功率更大? 為什么? 答:因為電風扇工作時有電流工作,而洗衣機只有電流,所以電風扇耗電較多。
哪種電器的功率最大? 引導學生思考:時間相同時,可以比較誰消耗的能量多; 當能量消耗相同時,可以比較誰用的時間更短; 當時間和能量消耗不同時該怎么辦? 計算電風扇2分鐘消耗的電能,或者求洗衣機半小時消耗的電能。 還可以看看洗衣機耗電多長時間或者風扇耗電多長時間。 還可以比較各自工作1分鐘的功耗。 大家剛才想到了一些方法,主要是比較風扇和洗衣機在同時使用時的能耗,或者比較消耗相同能耗的時間。 現在,同學們能算出每個人工作1秒所消耗的電量嗎? 全體同學計算出電風扇每秒消耗的電能:=40J/s。 洗衣機每秒消耗的電能:=100J/s。 根據計算結果,我們知道洗衣機的功率較高。 我們統一用“電器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來表示電器的功率。 同學們,把剛才算出的數字替換成代表其含義的符號。 ------這就是權力的定義。 一定要注意每個符號的含義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