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的實施,有效遏制了各類招生舞弊行為。 家長和考生發現舞弊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招生舞弊現象明顯減少。 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實施詐騙。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和家長高考期間做好防范措施。
常見的招生舞弊形式包括:
1、提前查詢高考成績。
高考結束后,一些詐騙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查詢成績的心理,通過微信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成績”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 該鏈接會要求您填寫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并支付一定的查詢費用。 如果上當,您不僅會遭受財產損失河北教育考試院自考,還會泄露個人信息。
2、利用“內部數據”分析高考考生,收取高額費用。
在高考報名階段,一些不法中介或網站自稱掌握內部數據,可以“精準定位院校”,冒充所謂的志愿申請專家,聲稱“百分百保證”、“不是一所大學”。單點浪費”,以收取高額費用。 費用金額。
3、故意混淆教育形式實施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與其他形式教育的區別,以自學班、網絡教育班、合作學校等錄取通知書欺騙考生和家長。一些教育機構實際上招收其他形式的學生是以普通高等教育為幌子的教育。
4、聲稱某院校可以購買補充錄取名額,錄取低分學生。
一些不法分子經常打著“無計劃招聘”、“減分招聘”等幌子實施詐騙。
5、編造所謂“內部指標”、“移動計劃”等謊言,實施詐騙。
在高考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會利用家長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的心理。 通過偽造證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咨詢熱線等方式,冒充高校招生人員、學校領導親屬等,謊稱擁有學院“內部指標”。 利用“移動套餐”、“定向招生套餐”進行詐騙。
6、聲稱“知名大學”招收低分考生。
所謂的“知名大學”可能就是“野雞大學”。 這些學校通常使用容易與知名大學混淆的名稱,以虛假方式招生。 有的甚至涉嫌偽造、倒賣假學歷文憑。
7.謊稱申請“助學金”需要繳納押金。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冒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以自己有資格獲得“獎學金”、“高考助學金”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為此,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和家長在以下方面提高警惕:
(一)河北省教育考試機構在規定時間點統一公布考生成績,無需提前查詢高考成績。
(二)考生在填寫報名表時,應綜合參考教育考試機構和相關院校提供的官方信息。 切勿輕信非法機構或個人聲稱的“內幕消息”,獨立合理填寫申請表,謹防上當受騙。
(三)普通高等學校新生錄取根據國家政策、高校招生規定、考生成績和意愿,在國家統一網上錄取系統中進行英語作文,經審核報教育部備案經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備案。 教育部不允許對未辦理河北省教育考試院錄取手續的考生進行學籍和學歷電子注冊。
(四)學院招生有嚴格規范的招生程序和監督機制。 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必須通過公開征集志愿者的方式錄取。 不存在所謂的“花錢補入學”。 正常入學不會產生任何額外費用。 任何要求押金、入場費或指數費的人都不應被信任。
(五)高校招生有嚴格的工作程序,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向社會公布。 在公布的招生計劃之外,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 考生和家長應了解并確認官方、正規渠道的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不信騙局,謹防上當受騙。
(六)河北省招生考試機構不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招生中介服務。
(七)考生可以通過各級招生考試機構查詢錄取結果。
(八)考生及家長如接到自稱大學、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河北教育考試院自考,聲稱發放“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切勿心存僥幸。 應及時與當地教育部門或當地教育部門聯系。 聯系學校。
為保障考生利益,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提醒您妥善保管您的個人信息,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考生號、登錄密碼等信息透露給他人,更不要委托他人代填,否則由此產生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來源:無線石家莊
編輯:崔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