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翔校長:反藍翔運動有境外勢力參與
2014年3月10日,榮蘭香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在天安門廣場舉牌悼念馬航3號失聯客機。
70號航班乘客祈福。CFP照片
南方都市報記者 曹菁菁
“現在確實是藍翔最關鍵的時候,但我們不做公關……”上周一,南都記者走進藍翔技校。
我在榮蘭香校長辦公室見到了他。在“副校長帶學生跨省抗爭”的消息傳出后,他曾一度
他一直保持沉默并拒絕任何采訪,但一個月后卻高調亮相,讓所有記者都感到驚訝。
榮蘭香操著河南和山東的口音,身材矮小,白襯衣掖在褲子里,系著一條腰帶。
他穿著一身深藍色的西裝,相比于他“職教航母領頭人”的身份,看上去更像是一名縣委書記。
即便是在抱怨的時候,干部們也總是謙虛地微笑。
他是一個充滿傳奇和爭議的人物,從30年前一個初中未畢業的農民,成長為一個擁有3萬名員工的富豪。
他是草根階層的代表,出身寒微,靠著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番事業。
他每一個階段都將自身價值最大化,其主導的藍翔技校也被網友推上了“屌絲逆襲文化”的頂峰。
壇。
與此同時,學生跨省打架、家庭暴力、三張身份證、早年搶生源競爭激烈、教學質量差、就業難等都是常見的問題。
就業率被夸大……各種負面新聞也纏上了他,回顧榮蘭香坎坷的一生,那正是這座城市就業率暴漲的時期。
形勢造就英雄,這也是其實用主義思想的成功證明。
機遇獵人
“他很聰明,很健談,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能把黑的說成白的。”這是榮蘭香的
妻子孔素英對他的評價。30年前,兩人經人介紹相識。孔素英說,榮蘭祥自幼喪父,生活貧困。
雖然她對榮不太了解,但是榮的聰明才智和勤奮精神卻吸引了她。
20世紀80年代初國外勢力倒藍翔,不到20歲的榮蘭香原本想學點做沙發、畫畫的手藝,養家糊口。
但他發現國外勢力倒藍翔,學技術的人越來越多,他敏銳地看到了職業教育的巨大市場。
“既然這么多人學技術,我為什么不能教?”于是,他和孔素英一起當老師,在濟南辦起了一所技工學校。
成立了一所只有沙發噴漆、縫紉兩個專業的培訓學校。
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有大量的技術培訓生源地——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后興起的農村。
勞動力過剩。一些農民開始有了進城打工的想法。1985年,政府放寬了對農民進城打工的限制。
隨著就業限制的放開,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榮蘭香抓住城鎮化浪潮的契機,擴大了學校的辦學規模。
1988年,軍隊掀起“三產”浪潮,榮蘭香再次抓住機遇,與某部隊合作,乘勢而上。
學校在同一平臺上發展,藍翔學校名字也改為“某軍職業培訓學校”。榮蘭翔說,當時學校
學校辦學不規范,質量不好,管理不好,找老師也難。”當時我們看透了,覺得個人辦學校很難。
辦一所學校不是那么容易的,賺點錢是可以的,但要想做大、做規范,就需要軍隊這個平臺、需要社會的認可。
能。”
從此,蘭翔從一所自發成長起來的民辦學校走上了另一條發展軌道。
生活順利多了。
2000年,國家下令,禁止軍隊從事第三產業,勢力越來越大的榮蘭香隨即在堯山腳下買地建廠。
他咬緊牙關,不斷擴大學校的版圖,短短幾年間,學校從簡陋的四合院,擴大為
是一艘占地近1000畝、30余棟建筑、總面積40多萬平方米的職業教育航母。
數字“251”
采訪前,榮蘭香帶記者參觀了令他自豪的300畝校園。
占藍翔五個校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他指著掛滿柿子的柿子樹和杉樹告訴記者,柿子樹上大下小,杉樹則正好相反。
將兩種樹種植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間。
這是榮蘭香的主意,當時的規劃者表示反對。“現在樹長高了,我們可以看到好處
”榮蘭香有些得意。
榮蘭祥的智商從他的綽號就可以看出來。幾位跟隨榮蘭祥十多年的前任老師都證實,榮蘭祥
榮蘭祥有一個外號叫“251”,據說榮蘭祥早年曾告訴下屬,做事要用腦子,要有部署,要有分工。
你不能只算“250”,你必須算出 250 加 1,也就是“251”。
據說,榮蘭祥早已對這個綽號感到自豪,他的手機號、車牌號的最后幾位數字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數字“251”。
孔素英說,隨著學校的發展,榮蘭香本來就脾氣暴躁,現在更是火爆起來。他找了個情婦,
他對妻子的打罵也越來越嚴厲,據孔素英回憶,2007年5月份的一天,榮蘭香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妻子進行打罵。
隨后,他又拿兩把菜刀,分別在孔素英的左臂和后背上砍了一刀,孔素英的手臂縫了十幾針。
他在軍區總醫院住院兩個月。
夫婦倆的女兒們也證實,榮蘭香長期對孔素英進行打罵,與父親的關系也十分疏遠。
“他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他從不關心我們的教育。他總是說我們愚蠢又愚昧。”
我的女兒們表情復雜。
實用主義
拋開失敗的家庭關系不說,榮蘭香在學校管理上可以說是活在當下,懂社會心理。
培訓層次針對的是工程類高等職業教育,他早就了解用人單位的心態,著眼于市場就業。
針對市場熱門崗位進行培訓。
例如,藍翔技工學校最出名的是挖掘機專業,藍翔聲稱這是全國最好的。
營業狀況不佳,已壓縮80%。
榮蘭香清楚地認識到,就業率才是中國教育市場的靈丹妙藥。
當當地媒體報道“藍翔就業率100%,用人單位招人需交押金”時,這則新聞就會出現在當地媒體上。
此前,藍翔所宣稱的高就業率曾屢屢受到畢業生的質疑。
榮蘭香在接受采訪時極力證明,除了對招生產生影響外,蘭香的教學一切正常。
記者走到就業辦時留學之路,恰巧遇見了一位來自青島的餐館老板,正在招聘廚師。榮蘭香指著記者說
你看:“我沒跟你開玩笑,我們是全國唯一一所要求企業交納推薦學生押金的學校。”
餐館老板不認識榮蘭香,不高興地說:“是啊,你們兩面派。”然后抱怨道
招募人數太少了,需求20人,現在只有2人。
兩人交換名片后,老板哈哈大笑起來,說了聲“不好意思!”并立即要求合影。
“你得感謝媒體。他們有太多負面報道。現在招收學生的公司越來越少了。這就是你能夠這樣做的原因。”
人很快就來了。”榮蘭香一邊笑著看著飯店老板,一邊回答記者:“一般我們都是先滿足國務院的需要。
一般企業都要提前半年甚至幾個月預訂各部委的需求。”
重罰重獎
蘭翔的管理崇尚重獎重罰,榮蘭翔對于金錢與人性的關系理解得很透徹。
榮蘭香親自參與制定了四厚份管理條例,對師生雙方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學校裝有監控攝像頭,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比如,老師向學生要煙,要罰款500元,學生翻越圍欄一次,要罰款1000元……還有一些規定,既
懲罰老師,懲罰學生。
榮蘭香管理學校的方式簡單粗暴,這種方式看似有效,但卻很容易破壞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師生之間相互信任。有學生表示,老師受罰后,會要求學生把錢還給他。
最讓榮蘭香自豪的是,學校里的柿子已經長滿枝頭,卻從來沒有一個學生去摘。
他向到訪的記者們說:“我們學生的素質有多高?”但事實是,根據學校規定,學生只能摘一個柿子。
兒子將被罰款200元。
據多位原教師回憶,早年藍翔技校曾與其他技校在火車站、汽車站爭奪學生。
打架之后,榮蘭香會請大家吃飯,每人給50元錢,如果“打大了”,他會給100到200元。
那時,老師的工資只有幾百元。
高額獎勵總能激發勇氣。一位前教師說:“為了錢,我們都一心一意追隨他。”
這一說法遭到榮蘭香否認,理由是“這些老師是被學校開除的,捏造謠言陷害我”。
“利用那些可疑的人”
強者都有強的方法論,容蘭香很自信,他相信,只要自己能掌控,什么事都可以辦到。
作為一個典型的工作狂,他自稱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榮蘭祥鼓勵員工進行“糾錯”或者說“監督”,為了監督員工,榮蘭祥專門設立了“審計”制度。
該職位由校長直接管理,調查范圍涵蓋除校長外的所有教職工和學生,可謂“權在朝野”。
一旦發現員工或學生違反學校規定,審計人員可以向學校委員會或直接向校長報告。
如果學生對學校不滿,并在學校網站上舉報,學校會進行調查,老師也會受到罰款。
扣2-6分,1分10元。如果學生向外界舉報,一旦被審核發現,將立即被開除學籍。
軍隊的各項管理規章、員工制度以及相應的懲罰措施,就如同法律法規一樣,嚴格執行。
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均在榮蘭香的控制之下,但榮蘭香個人的權力卻是至高無上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控制欲強的人往往有很強的不安全感。
有句老話說“用人不疑人,疑人勿用人”,但一位員工說,榮蘭香的名言是“用人要疑人,疑人勿用人”
使用 ”。
一位曾負責學校采購的員工說,每次采購物資,榮蘭香都會派人過來檢查。
如果詢價低于進貨價,榮蘭香就會懷疑他收了回扣,一年后,這名員工終于忍無可忍,辭職了。
反復審問導致辭職。
孔素英稱,自從離婚官司開始,榮蘭香就把學校里所有與孔素英有親戚關系或者朋友關系的人都清理出去了。
關系員工。
榮蘭翔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帶領藍翔在早期快速發展。進入平穩發展期后,看似
據一些前教師介紹,學校發展后期開始招收大學畢業生,但由于
管理并不好,最后幾乎所有人都離開了。
網絡營銷
盡管產業帝國早已超越教育,但榮蘭祥仍反復強調,自己熱愛職業教育,而不是
一位商人拒絕坐在辦公椅上拍照,因為“拍出來效果不好”。
他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不高,公開資料顯示他是中專,但妻子說他是大專。
當全國的網民都在拿藍翔開玩笑的時候,聰明的他感受到了網絡傳播的力量。
但這種傳播方式尚不明確。
他似乎不明白為什么網絡會把藍翔推上“屌絲逆襲”的文化神壇。當記者問他怎么看
當藍翔被冠上“屌絲逆襲”光環的時候,他本能地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問題,趕緊說這些都是網友的
這是因為記者不了解情況。
據說他擅長網絡營銷。他揮了揮手,自豪地說:“那些是別人利用我們的影響力
這與我們無關。”
比如,在近日爆紅的清華大學與北大“藍翔冰桶挑戰”視頻中,榮蘭翔稱,某網站找來幾名藍翔學生。
拍完照片后,我發給了蘭翔,希望通過蘭翔的平臺發布,但榮蘭翔拒絕了。
事實上,藍翔的宣傳費用主要用于電視廣告,每年花費達2000萬至3000萬元。
?我采訪了6位藍翔的學生,他們都是因看到藍翔的電視廣告而來到藍翔的。
榮蘭香對于“美泊金”目前的廣告效果很滿意,不過他表示自己還有一個更好的廣告詞。
榮蘭香雖然在網絡營銷方面有些笨拙,但他懂得順勢而為。他曾要求宣傳人員
他還剪輯了一部結合網絡笑話和調侃藍翔的電影片段的短片。此外,他告訴記者,藍翔已經開始發展網絡
但在網上推廣上投入的資金并不多。
對于這次危機,榮蘭翔甚至判斷,“反蘭翔”勢力中,有境外勢力參與。
職業教育改革正在嘗試,外部勢力擔心改革會成功。
“他們很準確。”榮蘭香神秘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