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物理課堂改革
推進“五行”課堂建設
2020年11月25、26日,江北區“五行”課堂建設初中物理青年教師精品課程評選活動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觀音橋校區舉行,旨在深化江北區初中物理課程改革,深入推進“五行”課堂建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學科素養教學能力培養,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我校初中物理教研組積極響應號召,為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共有6名青年教師參加本次精品課評選活動,參賽選手精心備課,教研組齊心協力、精心打磨課件,圓滿完成本次活動,展現了我校青年教師的風采和團隊凝聚力。
精彩場面
首批報名參賽的是陳曦老師和冉英普老師,11月24日,他們在徐悲鴻中學呈現了初中物理第十八章“電力”第一節“電能與電功”的課程設計。
陳曦老師利用自己較強的動手能力,在家里制作簡單的家用電路,將抽象的電路知識轉化為常見的家用電路,同時將生活引入課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初中物理第五章,也很好的完成了本節的教學目標。
冉英普老師把“交電費”這個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引入課堂,讓學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現本節的物理知識,并學會在課堂上運用,這種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課堂探究模式,將傳統的教與學課堂轉化為“為學而教”的課堂,順應了課程改革的潮流。
11月25日,在第十八中學觀音橋校區初中物理第五章,冉燦老師、劉洋老師呈現了第七章第一節《原力》。
冉燦老師以一個沿固定方向飛行的氣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引入新篇章《力》的學習,從生活中一系列使用力的過程總結力的特點,并推導出力的概念,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劉洋老師帶來了手印墨水,讓同學們在墨水上留下自己的手印,以手印作為整堂課的線索,有始有終,主題鮮明,為同學們打開了力學的大門。
11月26日,陳鑫、陳杰兩位老師登臺演講,他們的演講題目是第20章《電和磁》第一節《磁現象與磁場》。
陳新老師剛剛在全國教學競賽中獲獎,轉身積極參與本次教學競賽,在認真上完課后,依然精神抖擻地站在講臺上,開場就是一場神奇的魔術表演,結合磁性畫板,同學們瞬間被他的課吸引,積極參與其中,進行實驗探索,現場氣氛活躍。
陳杰老師帶來了迷你版的磁浮列車,讓學生扮演駕駛員的角色,感受磁浮列車的神奇。將風力類比為磁場,邏輯嚴謹,確立了磁場的概念。磁場的方向,過程既通俗又嚴謹。
修訂課程
六位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堂生動有趣,凸顯課堂五要素,展現了十八中教師的風采。這些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十八中物理教研組其他老師的付出。老老師在課程設計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老師在課程打磨、修改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指導教學設計、聽課后提出修改建議、指出課堂教學細節等貝語網校,使課程不斷優化,最終達到高質量的課堂。其他年輕老師也在不斷學習,活動期間還積極幫助參賽選手準備實驗器材,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上課狀態。正是這個組的精誠合作、無私奉獻,加上參賽選手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重慶第十八中歡迎您!
結尾
回顧過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