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討“十四五”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的有效路徑和策略,充分展示北碚區大力建設優質課堂、推動學校特色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成效,舉辦北碚區2023年優質教育大會、優質課堂成果展示活動暨重慶朝陽中學差異化教育主題開放日活動。
1. 活動主題
差異化教育、多彩共存
2. 活動時間
2023年11月14日 9:00-17:30
3. 組織者
北碚區教育委員會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4. 組織者
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
重慶朝陽中學
五、支持單位
教學科研網絡
01
活動議程
02
嘉賓介紹
▎特邀嘉賓
朱德全
西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黨委委員、院長,西南大學教育學部一流學科建設“首席責任專家”。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獲得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會副會長。
羅勝全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院長。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國家課程理論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入選者、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白玉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青年專家工作室牽頭專家、英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訪問學者。
饒英
重慶市北碚區教師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重慶市首批未來教育家、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梟雄之師范人物、重慶市教學標兵、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首批中小學教育科研骨干教師,曾獲全國、重慶市、北碚高中數學精品課程競賽一等獎,同時兼任西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免費師范生導師,教育學碩士生論文評閱專家、論文答辯專家。
車彥勇
山東省煙臺市教育局黃渤海新區分局教學研究員,高級教師、碩士生導師,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省級指導專家,山東省基礎教育培訓專家,國家中小學教師小班化科研項目發起人。主要從事課堂改革、差異化教育、學校課程建設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省級重點項目4項。在《中國教育報》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課堂深度變革:新時代的教學策略》,主編、參編專著10余部。 《個性化學習:差異教育研究36年的堅定信念與執著探索》等4個項目榮獲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或特等獎。
劉靜波
巴德美國國際學校學術校長、優質學習研究院院長、“優質學習”理論創始人、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學術院長。榮獲廣東省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原深圳市坪崗中學校長,廣東省中小學校長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深圳市學科帶頭人、華東師范大學客座教授、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深圳大學碩士生導師。2015年至今擔任深圳市坪崗中學校長。依托“優質學習”理論實踐,學校教學成績快速提升,2018-2019年連續榮獲深圳市高考工作最高獎項“優秀獎”,2019年在深圳市公立高中高考綜合成績指標中位列第二。
趙玲莉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育研究院院長,曾憲哲基金全國優秀教師獎一等獎獲得者留學之路,重慶市教學名師。是國家級精品課程《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國家級精品視頻課程《跨界思維》的作者和中國高校MOOC《美學.跨界-大學美育》的創立者和主講人。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教師教育、美育心理學、學校美育與評價、鄉村美育等課題研究和跨??學科研究,提出“大美育”“審美教學”“視點結構教學”(TVS)和“教學哲學”(TVS哲學)等概念,創建相關理論與實踐體系,主持設計“基于審美教學過程與身心反應的美育評價智能系統(軟件)”等,并積極致力于學術成果向應用的轉化。
唐志松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陶行知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主要從事教育原理研究,從教育原理視角提出并致力于教育生理學、網絡教育等研究。近年來在教育原理建設、核心素養教育、農村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廣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余項。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參編著作10余部;10余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市級獎勵。
陳婷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全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數學教育、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在《教材與教法》、《教師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5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楊曉宇
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國培計劃”首批專家、教育部“十四五”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名師試點項目導師、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培養計劃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各階段教育教學指導和現場評估專家、全國青少年教育大賽評委。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英語課程標準》(大專版)》主編、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川教版)小學英語教材。 他主編的初中英語教材《仁愛版》經教育部審定,另編其他教材共計200余冊。
王天平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訪問學者。兼任全國教學理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智慧教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近70篇,獲2013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提名獎,榮獲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等6項獎勵。
黃梅
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院長,教育部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科學研究所所長。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哈佛大學和圣約翰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訪問學者,馬里蘭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重點核心期刊《化學教育》和《小學科學教學》編委,國家留學基金委評審專家,教育部人事司人才計劃評審專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發展中心專家庫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專家。全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鄧翠菊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學碩士生導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香港大學、香港教育學院訪問學者。西南大學美育研究所中小學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第四屆教學督導組組長。主要從事職前及職后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美育教學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擔任國家級精品課程《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教育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技能》主講教師,長期從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師培訓工作。主持重慶市級以上項目2項,開展科研項目5項,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參編教材8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重慶市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
常寶寧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和基礎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教育發展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研究成果多次被全國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聶振富
重慶市開州中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重慶市特級教師,重慶市教學名師,重慶市高中數學骨干教師,重慶市第二批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開州區教學名師,多年從事數學研究,研究利用數與形的結合初中物理實驗微課視頻,把一些較難復雜的知識點或練習轉化為簡單的形式,讓學生以更直觀的方式進行學習。
徐發林
北碚區教師繼續教育學院教育發展部主任,高中物理教研員。高級教師,重慶市特級教師,重慶市學科大師。從事物理教學24年,教過10屆高中畢業班并擔任班主任17年。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博覽會最高成就獎“SERVE提名獎”獲得者,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北碚名師,北碚區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北碚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北碚區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市、區級項目15項,主持市級重大項目4項。
郭建華
北碚區師專高中語文教學研究員、西南大學碩士生導師、西南大學碩士論文評審答辯專家、重慶市教育研究先進個人。在省部級、國家級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20余篇論文獲市級以上一等獎。主持過《高中語文美育實踐研究》、《‘舉一反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高中語文小組閱讀教學實踐研究》、《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實踐研究》等課題。
王小珍
北碚區教師繼續教育學院中學生物學教學研究員。重慶市教學科研先進個人、重慶市高中生物學骨干教師、重慶市生物學專家庫成員。北碚區教育學會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西南大學(生物學)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主編《初中生物學全息教育》,獲獎并發表《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等論文18篇。主持、研究、參與市級規劃項目《高中階段探究性生物學教學實施研究》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先后獲得各類獎勵78項。
文霞
北碚區繼續教育學院化學研究員,重慶市高中化學骨干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學培訓專家,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師教育課程兼職教師,西南大學教育碩士學科教學(化學)專業兼職碩士生導師。北碚區教育學會科學委員會秘書長。重慶市高中后備骨干教師(高中化學)培訓學科指導專家,西南大學教師資格考試網絡課程教學專家,主持市級重點項目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2項,撰寫論文獲市級一等獎2篇,多次在國家級、市級培訓活動中作專題報告。
張靜
北碚區教師繼續教育學院英語教學研究員。多次榮獲區縣級優秀教師稱號,2021年參與重慶市中學英語作業設計工作,被列入市級優秀作業案例。指導教師參加國家級、市級比賽,教學設計大賽多次獲獎,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項,合編《中學英語全息教育》一書。
張宏
重慶市北碚區高中語文教學研究員。曾獲北碚教學名師、北碚區優秀教師、北碚區骨干教師、重慶市書香教師等稱號。4次在市級競賽中獲獎,1次獲市精品課程競賽特等獎。曾在北京八一中學、巫山、墊江等地講學。主持市級精品課程1門,市級項目2項,區級項目2項,區級項目5項。參與編寫著作6部,獲市優秀成果獎1次。參與編寫國家級實驗教材1部。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3篇發表在學科核心期刊。10余篇論文獲市級獎勵。
楊莉
北碚區師專中學數學教學研究員,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五屆理事。教學視頻被收錄到重慶市一流本科課程《課堂教學能力綜合訓練》教學資源庫,是高中數學課程創新基地主力建設人員。主持教授的3門課程獲“一師一精課、一課一師”部級精品課程,1門課程獲市級特等獎,4門課程獲市級精品課程。論文獲“北師大杯”微課程一等獎、第六屆重慶市高中數學青年教師精品課程大賽一等獎。論文獲10項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項,市級一等獎3項。
王小濤
重慶市朝陽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重慶市特級教師,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學科帶頭人,重慶市高中物理名師,重慶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師,北碚名師,北碚區“十佳”中學教師,北碚區師德先進,北碚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碚區優秀教育工作者,榮獲重慶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師精品課程競賽一等獎,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項目成果獲市政府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在《教學與管理》、《中學物理教學參考》、《基礎教育參考》等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撰寫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新高考與彈性班制研究》。
陳福蘭
重慶市朝陽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重慶市特級教師,重慶市教學名師,重慶市初中語文骨干教師,重慶市中小學教育科研先進個人,重慶市教師教育專家資源庫成員,西南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場語文示范課獲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組一等獎。市級學科教學論文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主持或研究完成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其中教改成果獲重慶市人民政府獎3項、重慶市教委獎2項。主編或參編著作6部,在《高中語文教與學》、《人民教育》等雜志發表。發表論文10余篇。
王廣義
重慶市朝陽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重慶市高中物理名師,重慶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師,重慶市優秀班主任,北碚市教學名師。作為主要研究者和參與者承擔10余項市級科研項目,其中《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STEAM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獲批2019年重慶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重大研究課題。指導陳文欣、韓翔、匡海發等教師參加物理教學競賽獲市級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指導多名學生獲國家級物理競賽獎項。
▎論壇及課堂演講老師
莫婷
重慶朝陽中學北校區副校長,重慶市高中信息技術骨干教師,重慶市機器人學會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創新基地第二負責人,北碚區“巾幗科技領軍人物”。榮獲重慶市高中信息技術精品課程大賽一等獎,兩次榮獲重慶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師”精品課程評選一等獎。承擔“首屆全國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示范活動”示范課工作,發表獲獎論文10篇,微課作品兩次獲重慶市一等獎,主持或參與研究市級項目9項,指導學生在各類國際國內大賽中獲獎40余人次。
陳靜
重慶市朝陽中學辦公室主任、高二2026級分管主任。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新時代好教師、重慶市高中思政教育骨干教師、北碚區高中思政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曉鷗、袁小梅中學思政特教教師工作室學生;兩次榮獲重慶市高中思政精品課程大賽一等獎、第八屆重慶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綜合賽一等獎;先后被評為北碚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碚區優秀班主任、北碚區三八紅旗手。
李玉波
重慶市朝陽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重慶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創新基地負責人、重慶市基礎教育教研項目評審專家、重慶市基礎教育教學資源評審專家、重慶市高中生物骨干教師、北碚區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北碚名師。
楊華先
重慶市朝陽中學高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北碚區骨干教師。曾獲重慶市高中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發表論文多篇,多篇獲市級論文評比一等獎,主研區級項目。2.指導多名青年教師獲國家級、市級、區級教學競賽一、二等獎。
李曉彤
重慶朝陽中學高中數學教師,從教5年,擔任班主任3年,曾獲重慶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重慶市高中數學精品課程大賽二等獎、北碚區精品課程大賽一等獎。其間,他堅持以學生為本,嚴于律己,勤于教書,所教班級榮獲校級“雷鋒式班級”榮譽稱號。
郭欣悅
他的一名高中老師在重慶中的中學,他已經雇用了他的工作,他的工作是他的杰出年輕老師的代表。 I區基礎教育擴展和質量改進教育能力競賽,地區強制性教育階段家庭作業設計, “教育杯”教學設計三等獎。
黃小色
在貝貝()地區的一名杰出的共產黨成員,在貝貝()地區的一位杰出的班級老師致力于高中數學課堂的研究,并在其中的班級中,有更多的公共場所,并在4個項目中開放了,他在貝貝()的一位杰出的班級中,在貝貝伊()地區進行了7次公開,并進行了4次公開,在貝貝伊()的一名班級中。論文贏得了城市和地區獎。
Ye Huayu
她的一位高中英語老師在中學的高中,曾經訪問了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她逐漸成立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初中物理實驗微課視頻,重點是個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以及強大的課堂組織和課程教學的競爭。我區的基礎教育擴展和質量改進教學能力競爭。
韓翔
我的一位高中物理老師在我工作了14年。
Ao
我的高中化學老師在中學工作了3年。
徐
在服務10年后,他的一名生物學老師致力于教學,并贏得了學習生物學的樂趣。 地區高中生物學的教師技能競賽和 High 競賽。 IPAL質量課程等。
03
如何觀看
手機:長按下面的QR碼直接觀看
PC:復制鏈接并在瀏覽器中打開
- 結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