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層輔導的一些做法和體會當前,素質教育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物理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才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但是初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特別是在初二年級的物理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更快地提高教學效果。以我這幾年初中物理教學的親身經歷來看,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比傳統的沒有分層的教學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初二、三年級的學生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差別會更大,分層教學的效果會更顯著。下面就談談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教學效果:一、在充分了解學生物理知識水平和物理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水平,把學生分成幾個等級。并針對不同等級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首先,對所教的學生進行分層:A級:物理基礎好,思維能力好。B級:物理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C級:物理基礎一般到偏低,思維能力一般,或者思維能力較好但物理基礎差,學習質量差。D級:物理基礎差,物理思維能力一般或一般到偏低。當然,我不會告訴學生這樣如何分層,只要我心里清楚,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我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策略:學生要有更扎實的物理基礎,更強的物理思維能力,成為物理尖子生。我們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訓練。除了完成課本練習外,我們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課外物理解題書籍和物理競賽,鼓勵學生提出物理問題,鼓勵學生自學和自己做實驗,學會計算題多解題。B級提高基礎物理知識水平和基本物理計算技能,提高思維能力,使部分學生能夠向A級轉化。我們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鼓勵學生自學,鼓勵學生自己做實驗,要求學生在考試中爭取優異成績初中物理競賽輔導總結貝語網校,趕上最優秀的學生。 C級: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物理基礎和物理思維能力,使一部分學生向B級轉化。鼓勵他們多提問題,多指導,提高他們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興趣,要求他們考試成績在及格以上。D級:努力提高他們的物理基礎和物理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一部分學生向C級甚至B級轉化。多耐心指導鼓勵,多提問題,提高他們聽物理課的興趣,要求他們完成作業,考試成績爭取及格。其次,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結合學生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初中物理教材雖然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敘述,但是其中蘊含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并沒有描述清楚,探索、推導的過程也不能充分描述出來。因此,我首先深入透徹地理解教材,掌握物理知識體系,探究物理知識中蘊含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是物理學的本質)。
我的學生物理基礎、思維能力、學習物理的興趣各不相同,所以我要針對物理教材進行恰當的處理。為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每一堂物理課都要精心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是什么;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如何進行演示實驗和學生小組實驗,如何設計深入的問題讓學生探究討論;哪些部分要詳細講解,哪些部分要留給學生去探究;如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作業……等等。3、分層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及教學效果。這學期,我負責整個二年級的物理教學,在1班和5班嘗試了分層教學法初中物理競賽輔導總結,在另外三個班采用傳統教學法,以期探索分層教學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下面我主要談一下我在1班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在課堂上,讓A、B級學生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探索問題(實驗現象、練習或物理問題),討論問題,最終找到答案。鼓勵他們對已有的答案(或結論)提出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C、D級學生,在講解教學內容后,加強個別輔導。課前復習題、課堂練習、課外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為不同的級別。一般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分為基礎題(必修)和高級題(選修)。鼓勵A、B級學生做高級題,C、D級學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勵他們盡可能多做題。
如何把每章的練習和作業分成不同的層次,要根據學生的整體基本情況來定,如果學生對某一節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那么就適當增加該節的基礎題和高級題的深度。(基礎題一般是課本上的練習題、練習中的淺層題和老師編的單、雙知識點題。高級題是練習和習題中比較深奧的題、開放物理題、與生活實踐相關的新物理題)。教學效果對比:從教學進度上看,采用分層教學的1班比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2班要快。因為1班有很多學生對某些物理課掌握得不夠好,需要經常補課、增加練習課,而2班就沒那么必要了。兩個班期中考試成績對比:很明顯,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效果比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要好,差生減少了,優秀生增加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在班級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照顧到整體,往往不強調個體,實際上并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方式雖然也是班級教學,但它要求教師強調個體(至少是某一層次的某些學生),即在某一層次上因材施教,體現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物理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物理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