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給出2015年高考物理的全部例題,但可以提供一份物理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運動員在跳高時總是跳到沙坑里,這樣做是為了延長著地過程的作用時間,減小著地時所受的沖擊力。這種方法稱為緩沖。假設運動員在沙坑里著地時受到的沙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著地過程中沙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F′一定小于F B. F′一定大于F C. F′可能等于F D. F′可能大于運動員的重力
答案:A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2. (8分)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其中有兩個步驟:
(1)通過調整木板末端定滑輪,使斜槽末端切線水平;
(2)將小球每次從斜槽上不同位置釋放,并記錄小球的運動軌跡。
請在圖下空白處,補出實驗步驟的圖示。
答案:略
三、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共26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3. (14分)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為H處自由下落,當它與地面發生完全非彈性碰撞后反彈的最大高度仍為H,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剛要與地面碰撞時速度大小;
(2)小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答案:
(1)小球剛要與地面碰撞時速度大小為v1=√(2gH)
(2)小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ΔE=mgH
以上僅為一份高考物理試題及答案,由于篇幅限制無法包含全部內容。具體到高考物理試題及答案,需要參考當年的實際情況。
以下是一篇2015年高考物理的例題及解析: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滑行,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如果從靜止開始,經過時間t,物體在水平面上移動了距離s,則在這段時間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為多少?
解析: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 = μmg,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摩擦力對物體做負功。根據功的定義式,有
W = - f x = - μmg x
其中x為物體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s。
因此,物體在水平面上移動了距離s時,摩擦力對物體做功為-μmg s。
答案:-μmg s
這個例題是關于摩擦力做功的問題,通過解析和答案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做功的計算方法。
2015年高考物理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包括以下幾類:
1. 力學問題:包括運動學、動力學、能量守恒、動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和規律的應用,以及一些復雜的連接體和綜合問題。
2. 電磁學問題:包括電場、磁場、電路的分析與綜合,以及電磁感應等問題的求解。
3. 光學問題:對于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問題的分析,也需要掌握相關的光學定律和原理。
4. 實驗題:高考物理實驗題通常包括基本儀器的使用、實驗原理和方法、數據采集和處理、誤差分析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以下是一個相關例題:
某物體從傾角為θ的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求物體下滑到底端所需的時間。
分析:物體下滑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以求出物體下滑的時間。
解:物體下滑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cosθ)=ma
又因為v2=2as
所以t=v/a=v/(gsinθ-μgcosθ)
這道例題考察了學生對重力、摩擦力、加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掌握,以及運用運動學公式求解時間的能力。
請注意,這只是其中一類例題,高考物理中還涉及到許多其他類型的題目,需要考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