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物理微學堂”,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知識和技巧。我們更希望您將此文轉發到同學圈,讓更多須要的人聽到!
【實驗探究】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征
一、實驗分析
1.實驗裝置圖
2.實驗器材:玻璃板、白紙、兩支相同的蠟燭、火柴、筆、刻度尺等.
(1)選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緣由(以便比較物體與像的大小關系).
(2)用透明玻璃板取代平面鏡的緣由(玻璃板透光,以便確定像的位置).
(3)選擇薄玻璃板的緣由(厚玻璃板的兩個反射面均成像,導致拖影).
(4)刻度尺的作用(檢測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
3.實驗操作
(1)玻璃板要與白紙垂直放置.
(2)為使實驗現象顯著,應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3)實驗過程中,替代像的蠟燭不須要燃起.
(4)實驗時,雙眼應與物體在玻璃板的同側觀察像的位置.
(5)驗證平面鏡所成像的虛實(移去玻璃板前面的蠟燭,將光屏放在像所在的位置,觀察像能夠用光屏承接).
4.交流反省
(1)多次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推論具有普遍性).
(2)選擇方格紙代替白紙的作用(以便直接判定像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3)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5.實驗推論: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二、典型例題
如圖甲所示,小明借助玻璃板,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
(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2)選定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
(3)圖乙中AO是從蠟燭發出的一條與平面鏡成30°角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度數.
(4)實驗過程中蠟燭B(填“需要”或“不須要”)燃起.
(5)實驗中若將蠟燭A遠離玻璃板,觀察到的像將(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且像的大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若在實驗中無論如何聯通蠟燭B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也未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誘因可能是.
(7)實驗中若移開蠟燭B,將光屏置于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直接觀察光屏,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填“虛像”或“實像”).
(8)若實驗中觀察到蠟燭通過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兩個清晰的像,緣由是.
三、參考答案
(1)以便確定像的位置
(2)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3)
(4)不須要
(5)遠離不變
(6)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放置
(7)實像
(8)所用玻璃板太厚了,其兩個反射面均成像
如有疑惑,請關注公眾號,加客服陌陌咨詢:
>>>湖北歷年高考數學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