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項目中電路設計的電阻值、參數及命名規則匯總-----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本文是在前人總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學習和項目經驗。 經過大量工作,我得出了一些我認為非常有用的推論。 如果有任何錯誤,請告訴我。 抱歉批評。
1. 包裝
按封裝方式分為直插式、貼片式、彩印式三種(有的內阻甚至直接印刷在PCB上)如右圖所示:
二。 參數
內阻參數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1、空氣溫度系數
室溫系數的單位是PPM。 通常,內阻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案件:
第一個:電阻:100KΩ 溫度系數:10PPM
第二個:電阻:100KΩ 溫度系數:
分析:對于第一個內阻,當環境濕度變化1℃時,阻值變化為:
對于第二個內阻,當環境濕度變化1℃時,阻值變化為:
所以雖然不難推導出它的公式為:
ΔT:體溫變化
S:體溫系數
R:內阻電阻
ΔR:內阻變化值
一般情況下,開發不需要這么高溫度的產品時,比如一些民用產品或者一些常溫下工作的儀器儀表,是不需要考慮這個參數的。 而如果有些軍工產品或者有些處于低溫環境或者高溫環境或者溫差較大的工作環境,這個參數一定要慎重考慮,否則很有可能造成儀器損壞或者無法正常工作。 一般來說,溫度系數越低,價格越貴。 同樣阻值的電阻,溫度系數低的阻值價格要高出幾萬倍。
2. 準確度
通常:0.1% 01% 5% 10% 15% 25%等。精度越高,價格越高。
堅持一個原則:好鋼用在刀尖上。
在實際應用中,比如一些水泥內阻、色環內阻求電阻的物理公式,它們的精度不會直接給你寫下來,而是用字母來表示。 規則如下:
3、電源:
我們在設計電路時通常會遇到一些要求和限制,例如電壓限制。 電阻的電壓限制似乎是功率限制。 不同的廠家或者數據指南可能有不同的描述,但本質是一樣的。 的。 從公式不難看出:P=IIR。 我們在焊接電路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求電阻的物理公式,同樣阻值的電阻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雖然通常是較大的功率較高,較小的功率較小。
在設計電子產品時,當你電路中的電壓較大時,需要考慮這個參數,并且不能超過所選內阻的功率和電壓要求。 通常,我們要留足夠的余量,除以0.8或0.6。 例如,某內阻數據指南要求內阻最大電壓不能超過1A,所以我們在設計時電路電流不能超過0.8A或0.6A。
在電子設計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貼片電阻,以下是不同封裝對應的最大功率:
04021/16W
06031/10W
08051/8W
12061/4W
12101/3W
18121/2W
20103/4W
一般情況下,貼片內阻的最大功率為1W,所以在一些大功率場合,還是需要使用直插內阻。
3、內阻命名規則
首先是芯片內阻:
2R20:R為小數點,2.2Ω,如24R3:24.3Ω。
1101:有4位,最后一位是10的次方,即:11010=1.1KΩ。
1102:有4位,最后一位是10的冪,即:11010^2=11KΩ。
102:有3位,最后一位是10的冪,即:1010^2=1KΩ。
注:102和1001的數值都是1KΩ,區別:精度不同,1%以上用4位,1%以下用3位。
特別命名:內阻上有3位數字,前兩位是數字,最后一位是字母,前兩位是因數,最后一位字母代表功率。
例如:18C,查圖中表格可知,其阻值是:18對應150,C對應10^2,所以18C==15KΩ。
其次是色環的內阻:
推論:無論是4環還是3環,最后兩環總是依次對應因子和偏差率。
例如如右圖所示:
四。 最后
內阻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元件,但我們常常忽略它的參數,所以大家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參數。 本文技術難度不高,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參考。 提供解決電路中問題的思路。 另外,要特別感謝B站寶物達人唐老師對電子游戲的發言。 唐老師既是up的大師,也是我大學的老師。 他從唐先生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 唐老師鼓勵我們多總結、多思考。 這篇文章也是看了他的視頻后的總結。 稍后我會一一制作視頻。 每次學習視頻的一部分我都會總結一下。 我在文章中添加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任何錯誤,請原諒我。 大家也可以多關注一下我的老師。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已經對 Form的無私教學視頻表示最崇高的感謝。
我是李白,只發表高質量的文章,我有點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