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目的】探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步驟】
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視頻,將一塊玻璃垂直放在紙上,作為平面鏡。
2. 將一根點燃的蠟燭 A 放在玻璃板前面,將一根未點燃的蠟燭 B 等大小放在玻璃板后面。
3、將玻璃后面的蠟燭B連接起來,直到從玻璃板前面的各個位置看去,玻璃后面的蠟燭B似乎都被點燃了。 這種現象說明圖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記下紙上的這個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定位真實圖像。
4、檢測兩根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發現距離相等。
5、觀察蠟燭A和蠟燭B的連線,發現連線與玻璃板垂直。
6、如果要判斷所形成的圖像的真實性,應在圖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幕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視頻,透過玻璃板判斷里面是否有圖像。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方便確定實像的位置。
使用兩支大小相等的蠟燭:方便比較圖像和物體的大小。
實驗中,雙眼觀察到兩個圖像,分別是蠟燭A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實像,和蠟燭B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實像。
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通過多次實驗獲得一般規律。
【實驗推論】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2.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同
3.圖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4.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2018年高考數學實驗梳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相關文章:
★2010年高考數學過關秘訣11條
★2015年高考英語考試中心:錯別字
★2015年高考英語考試中心:拼音
★備戰2015年高考:化學易錯知識點(一)
★2013年高考化學復習:注重歸納
★中考化學備戰:力學系列打油詩
★2015年高考語文通用備考:多項式加減法
★2014年高考復習實踐經驗分享
★俗語中的高考數學原理:力學
★2013年高考、高中數學三輪備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