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教八年級數學卷2 3.2融融同步練習】由【大震】上傳分享,文檔共【6】頁。 該文檔可以免費在線閱讀。 并復制。
1.多項選擇題
()
, 海冰
()
,下列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同一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熔化和凝固圖像的選擇題,但濕度保持恒定
,氣溫持續下降
.根據圖片判斷下列正確選項是
()
圖1
,熔點為 80°C
,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由于物質的溫度保持恒定,因此它不吸熱
,從圖中可以看出,物質 ()
1/6
圖2
,溫度不變
在“研究蠟燭蠟的熔化特性”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3
C.“水浴”加熱可使燭蠟受熱均勻
,溫度逐漸下降,說明蠟燭蠟呈結晶狀
將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圍溫度也是0℃),稍等片刻。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是()
2. 填空
——一大群游蕩的魚凍結在冰原中,掃描著水面,仍然
但游泳的姿勢和方向保持不變,如圖4所示。水的凍結是物質狀態發生變化的過程。
(可選填“吸入”或“釋放”)加熱。
圖4
、B兩種物質的熔化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可選“A”或“B”)物質
是無定形的,另一種物質(可選“有”或“無”)熔點。
2/6
圖5
,250℃開始熔化,溫度升至300℃時熔化
最后,這種物質必須是(選擇“晶體”或“無定形”),并且這種物質正在熔化過程中(選擇“晶體”或“無定形”)
填寫“吸熱”或“不放熱”)。
:(選擇“可以”或“不”)用煎勺熔化銅,原因是鋁的熔點
比銅的熔點高; 在最低溫度可達-80°C的北極地區使用水(可選“可以”或“否”)
銀溫度計是因為水銀的凝點是周圍環境的體溫。
× 部分物質在105Pa/℃大氣壓下的熔點(凝點)
鎢 3410 海波 48
鋼1515冰0
銅1083固體汞-
鋁660固體醇-117
發燒的病人可以用冰袋降溫。 夏天,南方的菜窖里常常會放上一桶水,防止蔬菜被凍壞。
因此,路衛人員經常在橋面撒大量的鹽,以避免結冰。
雪“夜凍成白晝”的現象發生,是因為噴鹽后,融化的冰雪的體溫會升高(選擇“較高”和“較低”)
或“等于”)0°C。
3.實驗研究問題
在“研究某種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中得到以下數據:鏈接示例2實驗點
加熱時
房間/分鐘
室溫/℃
96
3/6
圖6
那么通過設備圖(如圖6)以及上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
該物質必須屬于(可選“無定形”或“結晶”)。
該物質的熔點是10分鐘時該物質處于(選擇“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
當該物質的體溫達到72℃時,該物質處于(選擇“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
將溫度計插入試管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完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應接觸試管底部和試管底部。
。
(5)燒瓶中加水加熱試管的目的是為了加熱固體粉末; 燒瓶中的海面應為
(可選“上方”或“下方”)試管中物質的上表面。
(6)該物質熔化過程的特點是。
,根據
根據實驗數據,描述了液體物質凝結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由圖像
可見該物質是(選擇“晶體”或“無定形”),該物質從開始凝結到完成凝結
時間為 ,第 9 分鐘結束時溫度計的讀數如圖 A 所示,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
當物質處于狀態時。
圖7
水底添加其他物質后,肯定會影響水的凝點。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
想著,他在水底放了一些鹽,然后把鹽水裝進一個容器里,放進冰箱里,研究鹽水的凝結過程。
一次,小明檢查了一次鹽水的狀態,測量了它的體溫,并繪制了冷凝過程中記錄的數據如圖8A所示
凝結圖像。
4/6
圖8
從圖中可以看出,鹽水從一開始就已經凝結,并且凝結過程已經耗盡。
從圖中可以看出熔化和凝固圖像的選擇題,結晶物質凝結時的溫度會(選擇“升高”、“降低”或“不變”)。
鹽水的冰點為℃。實驗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冰點發生了變化
(可選填寫“高”或“低”)。
(4) 如果將裝有冷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融化的鹽冷水混合物中,如圖B所示,嘗試
管中冷水混合物中的冰會(選擇“較低”、“較高”或“較低”)。
、與其他物質混合、或改變外部壓力都會影響該物質
熔點。 如圖9所示,是輪滑運動員進行輪滑時的情況。輪滑時,運動員穿著帶有溜冰鞋的衣服,溜冰鞋
冰面下方會有一層水,具有與潤滑油相同的作用,讓運動員可以在冰面上自由自在地起舞。
水沸騰后,會很快再次結冰。根據上述情況,我們是否可以做出相應的猜想:冰的熔點與
相關的。
圖9
5/6
不能低不能高
14. (1) 水晶
(2) 80℃固液共存狀態
固體狀態
試管壁
低于平均值
吸收熱量,保持濕度恒定
℃ 固體
16. (1) 1010 (2) 不變
-2低
變得更多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