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課觀察報告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能夠用能夠吸引中學生注意力的方法衍生出新課,這樣的效果特別好,這也使得中學生能夠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積極配合班主任的思維。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課觀察報告,歡迎閱讀!
【初中生物觀察課報告1】
根據中學課程安排初中物理功觀課報告,7月18日中午,我們十年級生物科學A班在胡院士的指導下完成了教育實踐課,順利觀摩了初中生物————《鳥類的繁殖》和發展”。 即使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而且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生物實驗的創新課堂教學中,我有很多感悟,對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 周老師給我們帶來的課堂并不完美,也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亮點,讓我們受益匪淺。
1. 課堂導出(5分鐘)
上課前幾分鐘,周老師安排朋友們欣賞了幾則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資料
這樣,通過事物的演示和直觀的教具,創設一定的情境和幻覺,激發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首先,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然后巧妙地引出了新課的主題——鳥類的繁殖與發育。 一般來說,班主任習慣以直奔主題的方式來引導新課的內容。 這些開門見山的開場白很容易讓人感到厭煩、疲倦,并可能引起中學生形成抵觸情緒。 而周老師的類推導方法有很多優點:
1、選材目的性較強,與教學無關的不加在一起。 它們與課堂教學的中心密切相關,表現出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圖中為中學生呈現了一幅充滿夏日活力的畫面,帶來新鮮感和樂趣,幫助朋友們形成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學習動機;
3、再者,老師的編注既不浮夸、多余、不引人注目,又不鋪天蓋地,自然而然地轉向題外話。
4、周老師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了一些符合初中生年齡、性格、愛好的材料作為導出材料,充滿啟發性。
教學不是純粹的院長過程,也不是簡單的學習過程,而是班主任的院長過程與中學生學習動機的統一。 而且,兩者的統一并不意味著兩者的簡單相乘。 中學生只有成為自我活動的主體,才能發生真正的學習過程,從而有效地獲取和吸收知識。 因此,寺院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成為中學生自主學習氛圍的推動者。 在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周老師的教學設計凸顯了以中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而周老師是如何在不抹殺自己的情況下,給中學生一個充分發揮的舞臺。這個階段? 不可或缺的地位? 我們來分析一下周四老師的教學亮點:
2、新知識教學環節設計
(一)資料整理(3分鐘)周老師從生活經驗和實際案例入手,為朋友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圖片:孔雀開屏、丹頂鶴鳴唱、織女筑巢、雄性和雌性。雌鳥交配,鳥產蛋,母鳥喂養幼鳥。 隨后,同事們被要求分成小組,各小組根據圖片討論分析鳥類的繁殖發育過程和行為特征,并得出正確的順序。
(2)中學生舉一反三,教師分析并批改(10分鐘)。 老師引導中學生一步一步、由深到淺、由簡單到復雜地分析每張圖片中包含的各種生物信息和生物行為,并得出結果。 在這一步中,教師鼓勵中學生糾正錯誤的推論。
(3)穿插杜鵑的生活習慣(2分鐘)在課堂中插入一些新鮮的內容,緩沖中學生緊張的精神,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使中學生疲憊的頭腦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內容。
(4)然后,觀察雞蛋(5分鐘)。 她為每個中學生提供了一個蛋黃和相應的教學設備。 老師讓小伙伴們自己打破鴨蛋,觀察上面的結構,思考每個結構的作用。 “小雞是怎么來到這里的?”這個探究性的問題。 提出,讓中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去觀察雞蛋,而不是僅僅滿足好奇心和胡鬧。
(5)中學生舉一反三,教師分析糾正。 (10分鐘)
(6)板書總結(5分鐘) 周老師的板書:動物繁殖發育過程:求偶、交配、筑巢、產蛋、孵化、雞舍七個階段。 總結詳實恰當,層次清晰,脈絡清晰,要點突出。
(7)系統備考(5分鐘)新課結束前進行系統備考,對新知識進行梳理,以便及時加深中學生對新內容的印象并且容易記住。
周老師在課堂上隨機應變,靈活調整,如何控制每個環節的時間,如何有條不紊地安排每個步驟,如何在大環節中安排小環節,如何制作課堂結構符合本課的要求。 教學的目的,當中學生自主探索時,當中學生合作交流時,反饋意見時,批評討論時,總結時,她充分考慮了各種細節,然后做出了合理的安排,科學的部署。 ,充分發揮每一分鐘的效能。
3、“輔導-自學”教學模式,穿針引線
這些教學模式是基于“教學為主導、學位主體”辯證統一的教學理念和“學會學習”的學習理念,在實踐和實驗的基礎上產生的。 周老師專業地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來,我們用觀察胚珠來分析一下。 首先,周老師提出了“鳥蛋的結構是什么?”等問題。 各個結構的作用是什么? 哪一部分可以發育成幼龜? -----隨后進行小組自學,進行觀察胚珠的實驗——提問討論——得出結果——老師及時評價——系統總結。 在這些教學模式中,教師引導中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造動腦、動嘴、動手解決問題的機會。 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這節課不再是老師拖課、中學生被動的局面,而是中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的過程。
無疑,這堂課給了中學生一個廣闊的舞臺,老師躲在舞臺旁,適時下臺,及時“引導、指導、彌補偏差、彌補遺漏”。 中學生的潛力得到了挖掘,班主任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課堂上,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因為中學生只有在課前進行詳細的自學,課堂上才會有清晰的思路,并能通過老師的指導快速理解和掌握課本內容。 全年這樣的學習過程,知識必然會積累得越來越有效,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必然會提高。
第四,教學目標全面。
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大多數班主任忽視了情感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可能會失去教育中學生的機會,導致中學生情感、心態、價值觀的扭曲。 班主任只教不育人,這也是當今中學生難管的重要原因。 。
周老師帶領同事們探索了雞蛋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鳥類的繁殖和發育過程。 聯系到母親在生活中養育我們的恩情,所以教育中學生了解父親的辛酸,學會感恩。 這些智育與美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簡單易懂,與生活密切相關,很容易讓中學生形成共鳴,培養愛、尊重、責任、義務等道德情感和情感價值觀??自然而然地升華了。
五、過硬的基本功
周老師課堂上語言簡潔到位,表達流暢,聲音清晰,突出了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及時對中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和多樣化,課堂氣氛輕松愉快。 看得出來,她對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組、合理運用策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很強。 另外,周老師在課堂上始終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尊敬、和藹可親的感覺。 除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外初中物理功觀課報告,中學生還可以敞開心扉,大膽批評老師,形成對中學生積極的態度。 它創造積極健康的情緒,使教與學更加和諧。
周老師的教學還是有很多亮點的。 我認為沒有一門課是完美無缺的。 真正有意義的課程是能讓聽者受到啟發和思考的課程。 這是我在周老師的課上學到的。 充分利用它。 這種感悟讓我在受益的同時思考自己的教學過程。 三年后,我也會像周老師一樣登上三尺講臺。 我能像她在課堂上那樣自信嗎? 給中學生帶來難忘的講座? 今后,我要做的就是多學習,多學習,多實踐,多聽教學實例,不斷總結和積累,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這樣我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會自信地站起來未來在我的領獎臺上。
【初中生物觀察課報告2】
聽完康老師的課,我想談談我的經歷。
本次會議亮點:
1、教學目標:本課教學目標明確,知識目標明確,知識目標在聽課過程中得到很好的落實。 同時,注重中學生的能力培養,很好地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2、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安排充分體現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設計內容合理、嚴謹,教學內容分析處理得當。 能夠理清知識的內在聯系,突出重點,準確把握難點。 課堂結構可以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并且可以進行創新。 內容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對中學生有吸引力。 這充分體現了康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嚴謹的教學心態。
3、教學方法: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應用及時恰當,提高了教學效率,講義的使用節省了大量時間。 板書也是經過設計的,清晰地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4、課堂療效:教學任務按量完成; 課堂氣氛良好,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 積極參與并配合班主任的教學。
5、班主任素質:生物學基礎理論扎實,教學無科學失誤; 相貌英俊,教風自然,談吐大方; 語言準確、生動、嚴謹,肢體語言自然、清晰。
這節課有很多亮點,但也有我認為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例如: 1、中學生學完知識點后,應該有一定的反饋時間和小練習時間。
2.這堂課的容量有點大,雖然內容終于完成了,但有些環節,比如艾滋病的講解,有點草率,沒有充分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
【低年級生物課觀察報告】相關文章:
中學生物遠程觀察報告07-21
2017年英語課堂觀摩報告07-05
中學體育觀察報告03-30
如何寫課堂觀察報告03-12
2017年高中語文課堂觀摩報告07-05
高中遠程培訓觀察報告07-25
英語遠程學習觀察報告07-24
隆中會話課程報告07-21
2017年高中語文課堂觀摩報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