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詞
(1)提問:平面鏡成像時,像的大小和位置相同;
(2)實驗中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鏡? 回答:
(3)實驗收集的信息和數據如下:
頻率
圖像與蠟燭大小的比較
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
蠟燭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第一次靠近
平等的
10厘米
10厘米
第二次更遠了
平等的
20厘米
20厘米
通過分析,請總結出平面成像的特點(至少兩點):①②。
問題類型:測驗 難度:中等
回答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中,可以提出的問題是:平面鏡成像時,圖像的大小和位置是否與距平面鏡的距離有關;
(2)由于透明玻璃板可以解決圖像的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但平面鏡是不透明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保證實驗的效果平面鏡成像實驗題平面鏡成像實驗題,所以選擇玻璃板代替實驗中平面鏡的大小來準確確定像的位置,以便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
(3)從表中數據可知:①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等于對應蠟燭的圖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②圖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因此,答案是:(1)與平面鏡的距離是否有關; (2)為了準確確定圖像的位置; (3)①像與物體、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②圖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據專家權威分析,試卷“如圖所示,一位同事正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的實驗。(1)提問……”主要考查你對平面鏡成像特性的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因。 該測試點的“檔案”如下: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因
考點名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