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歐姆定理 第三節電阻檢測 1. 你能設計一個可以用來檢測電阻的電路嗎? 請畫出電路圖。 2、你構想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考慮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量內阻 1、實驗原理: 2、實驗設備:電源、導線、開關、待測內阻、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 3、實驗電路圖:AVRR'SR =UI電路圖,實物圖,實驗電路圖和實物圖 AVRR'S1,斷開開關,按電路圖接好實物電路。 2、合上開關,調整滑動變阻器的滑板,使電流表的讀數分別為1V、2V、3V,讀取并記錄相應的電壓并填入表格。 3、計算每次的電阻值,求出它們的平均值,填入表中。 4、實驗結束,整理實驗器具。 實驗步驟 實驗一:檢測定值內阻的阻值 實驗數據記錄表 實驗次數 電流 U/V 電壓 I/A 內阻 RX/Ω 實驗內阻平均值 RX/Ω123 待測內阻約為10歐姆 1、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多次測量內阻的平均值,以減少偏差。 實驗次數 電流U/V 電壓I/A 內阻RX/Ω 內阻平均值RX/Ω110.25.05.03220.45.0330.595.1 例1 小英 按照圖A所示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并檢查內阻R 。 合上開關S,調整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P后,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示分別如圖B和C所示,則電壓表指示為A,內阻R的阻值是Ω。
0.45 示例實驗 2:檢查小燈泡的內阻。 1、關閉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好物理電路。 2、合上開關,接上滑塊使燈亮(2.5V)、暗光(2V)、強光(3V)九年級物理電阻的測量,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并記錄在表格中。 3、估算燈泡在不同電流下發光時的內阻值并填入表中,分析電阻值不同的原因。 實驗步驟4,實驗結束,收拾實驗器具。 設計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 燈泡色溫 電流U/V 電壓 I/A 內阻 RL/Ω1 光照較強 2 光照正常 3 光照較暗 2.實驗記錄表:8.37.1 燈泡尺寸:2.5V,0.3 A 三組數據,計算三組對應的內阻值,比較不同電壓下內阻是否相同。 分析:小燈泡的鎢絲內阻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內阻越大。 6.3 實驗順序 U/VI/A 燈泡色溫 R/Ω12.50.3 更亮 220.28 更亮 31.50.24 暗例 3 在“測量小燈泡內阻”的實驗中,同事不小心打開了電壓表連接電路 電流表接錯位置,如圖。 開關閉合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電壓表燒壞,電流指示數為0B。 燈泡燒壞 C 電壓代表數字為0,電流代表數字為電源電流值 D 電壓代表0,電流代表。 小東的朋友正在做“測量小燈泡內阻”的實驗: (1) 請如圖所示完成實驗電路的連接; (2)小東正確接好電路后,合上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顯示如圖(A)所示,此時電壓表的指示如圖(B)所示,小燈泡的內阻為Ω。
5abcd 例3 在“測量小燈泡內阻”的實驗中,同事在接電路時不小心把電壓表和電流表接錯了位置,如圖。 開關閉合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電壓表燒壞,電流指示數為0B。 燈泡燒壞 C 電壓代表數字為0,電流代表數字為電源電流值 D 電壓代表0,電流代表。 小東的朋友正在做“測量小燈泡內阻”的實驗: (1) 請如圖所示完成實驗電路的連接; (2)小東正確接好電路后,合上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顯示如圖(A)所示,此時電壓表的指示如圖(B)所示,小燈泡的內阻為Ω。 。 小東的一個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檢測燈泡的內阻。 接通電路,合上開關后,他發現燈不亮,電壓表也沒有指示,指示的電流是電源電流。 那么失敗有幾種可能的原因呢? 請寫出燈泡不亮的三個原因。 (1)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 (2)小燈泡壞了; (3)連接小燈泡兩端的電線或端子斷了。 延伸實驗 實驗三:觀察燈泡處開路漏電現象。 關斷開關,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電流表接大檔; 1、斷路:取下燈泡,合上開關,觀察現象; 2、短路:將燈泡兩端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觀察現象; 1、燈泡不亮,電壓表無指示(0),電流表有指示; 3、燈泡不亮九年級物理電阻的測量,電壓表有指示,電流表無指示。 指示(0); 實驗原理:待測化學量:實驗電路圖:滑動變阻器功能:改變被測內阻兩端的電流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