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物學家不斷追問生命的奧秘
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極限。
我們先看看人從哪里來?
人類的整個出生過程是這樣的:精子在卵子表面不斷游動,尋找入口。 找到合適的地點后,它會分泌一些酶,然后鉆進去。卵子很聰明,一般不會再讓第二個精子有機會,所以一旦有精子進來,入口就立即被封住。
精子進來后,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細胞核與卵子的細胞核結合,形成二倍體。 受精卵開始發育,逐漸分裂成2細胞、4細胞、8細胞、16細胞。 受精卵還在子宮外徘徊,還沒有著床。
它繼續分裂,形成64個細胞和128個細胞。 這個時候,就要尋找植入的地方了。 植入后,發育繼續。
您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在短短四個星期內,胎兒就開始有心跳。 慢慢地,神經管形成,脊柱形成,四肢開始發育,通過細胞凋亡,手指開始形成。 到了四五個月的時候,胎兒就開始在媽媽的肚子里踢來踢去。 出生前,胎兒大腦發育非常迅速,各種神經突觸迅速形成。 然而,別忘了,這樣的生命是來自于受精卵的。
人生開始之后,人生的旅程很漫長,其中也有很多煩惱。 我記得讀過一首打油詩,上面寫著:
0歲出道,10歲茁壯成長。
20歲的時候,你對愛情猶豫不決; 當你30歲的時候,你正在努力突破。
40歲,我們基本上已經定向; 50歲的時候,我們回頭看。
60歲退休回家,70歲打麻將。
80歲曬日光浴,90歲躺在床上,
墻上掛著100年的歷史。
02
科學如何應對生活挑戰
我們的生命歷程充滿挑戰,其中許多挑戰來自疾病。 三類疾病與人類密切相關。
1、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的殺手。 僅中國每年就有303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32%。
2.第二種疾病也很可怕,那就是癌癥。 我們周圍的人經常死于癌癥。 在中國,每年有265萬人死于癌癥,占28%。
3、第三類疾病死亡率較低,但給人們帶來很大麻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它們是神經退行性疾病。 許多世界名人都患有這種疾病。
此外,還有34%的人死于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傳染病,少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傷害。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我們如何利用科學來接受生活的挑戰。
遠古時代,我們在黑暗中摸索。 例如,當代屠呦呦受到古典醫學的啟發,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從而發現了青蒿素。 后來弗萊明發現青霉素時,就已經用科學方法對其進行了探索。 1985年后,戈德斯坦和布朗發現了低密度脂肪顆粒受體(LDL受體),開始了真正征服心血管疾病的旅程。
人類一直用科學來應對挑戰,從簡單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到最終通過基礎研究推動藥物發現。
03
明白生命是有限度的
且不說我們不知道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就連大腦這樣一個神秘的器官我們也知之甚少。 我們基本上什么都不知道。 雖然我們有很好的學習和記憶模型,并且可以模擬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真的不知道。
我什至認為我們的電信號所記錄的神經脈沖電位只是一種表象,并不一定是學習和記憶的本質。 為什么? 因為我們確實是這樣一個生物人,一個由一堆原子構成的懂得生命的人。
我們用五種感官,即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來認識世界。 這個過程客觀嗎? 這絕對不客觀。
我們的五種感官體驗世界后,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大腦中。 然而,我們不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在這方面我們不能稱為客觀。
我們人類到底是什么? 仔細想想,人類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我們先來定義信息,即物質。
我們的物質分為三個層次:
1、第一個物質是宏觀的,就是我們直觀地感知和看到的。 比如人是一個物質,房子也是一個物質,天安門、故宮都是物質。
2、第二個層次是微觀的,包括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也叫微觀。 我們可以借助儀器來感知和測量它們,直觀地相信它們的存在,比如原子、分子、蛋白質,比如很遙遠的100億光年之外的星球。
3、第三層次是超微觀物質。 對于這一類,我們只能從理論上推測,通過實驗驗證,但我們永遠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和光子。 雖然我們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能級、能量,但我們直觀地理解確實很難。 這就是超微觀世界。
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思考一下。 在這個世界上,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宏觀世界。 我們人類是什么? 人是宏觀世界中的個體,所以我們的本質必然由微觀世界決定,進而由超微觀世界決定。
我毫不懷疑我是一個薛定諤方程,一個生命體,一個能量體,但我不知道這個方程如何解,也不知道思維是如何產生的,僅此而已。 我相信,你也應該相信,我們每個人不僅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
所以,我們實際上只是一堆由粒子組成的原子,就這么簡單。 我們有多少個原子? 大約6×10^27個原子,形成大約60種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元素數量只有11種。
原子通過共價鍵形成分子,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體,然后形成小細胞器、細胞、組織、器官,最后形成一個整體。 但你會覺得無論你做多少研究,你都無法解釋人類的意識,這超出了我們能說、能感知的范圍。 我認為要解釋意識,必須超越前兩個層次,到量子力學的層面來審視它。 我自己也這么認為。
04
量子糾纏是一種可進化的現象嗎?
所以我想教你有關量子糾纏的知識。 1935年,當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寫出著名的EPR悖論時,他們提出了量子糾纏。
事實上,“量子糾纏”這個詞并不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而是薛定諤提出的,這在當時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量子糾纏意味著無論兩個糾纏量子相距多遠,它們都不是獨立事件。
當你測量一個量子時,可以知道遠處的另一個量子的狀態,并可以用相關的方式進行測量。 不可思議。 但既然客觀世界中存在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我相信它會無處不在,包括我們人體中。 是這樣嗎? 當然如此。
量子糾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事實上,我們不知道。 為什么?
因為這不是我們能直觀感受到的。
許多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發現神經細胞內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糾纏,但微管的時間尺度為10^(-20)秒到10^(-13)秒,遠小于人類記憶和意識形成的時間。 但他通過理論實踐和模擬發現了這一點,并且他正在進行實驗驗證。
比如,當磷和鈣放在一起,就是磷酸鈣,當磷酸鈣以波斯納分子簇(或)的形式存在時,它的量子糾纏時間可以長達105秒!
它可以將這種對聲、光、電、熱極其敏感的極其脆弱的量子糾纏現象的持續時間延長15個數量級。 那么如果再增加5個數量級,就可以達到年的水平,以年為單位來衡量。 以保留量子糾纏現象。
那么以此類推,你認為有一天我們人類會發現量子糾纏也是一種可演化的現象,而且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嗎?
換句話說,量子糾纏自古以來就存在,并在進化過程中得以保留。
我想問你四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你相信第六感嗎? 很多人會說不相信。
2、第二個問題是,兩個人有沒有可能會以一種未知的方式進行交流? 你會說也許,但你不會說你不像第一個問題那樣絕對相信。
3、第三個問題是,人類認知世界中是否存在量子糾纏? 它存在于大腦中嗎? 我相信聽完我的講座,你會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
4.第四個問題是,量子糾纏適用于地球上的物質嗎? 你肯定會說一定適用,因為我們已經證明了。
但其實,簡單來說,這四個問題完全是同一個問題。 倒推過來,就是說一定有第六感,只是我們感覺不到,所以叫“第六感”。
那么我們人類到底是什么? 我們只是一個細胞,一個受精卵。 35億年前的所有受精卵都來自同一個細胞、相同的物質質量、一個復雜的量子糾纏系統。 ,就這么簡單。
其實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相信。 我每呼吸一次,就有 10^22 個氧原子進入我的身體并進入共價結構。 這個呼吸至少含有10^4個氧原子。 在世界的偏遠角落,沒有人至少呼吸過一次。 這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并且在一生中一直在這樣做。 兩個人共處一室時,彼此肺部每天可交換氧氣63克。
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看世界就像盲人摸大象一樣。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們認為它是客觀世界。
事實上,我們已知的物質質量僅占宇宙的4%。 剩下的 96% 的物質以我們根本不知道的形式存在。 我們稱之為暗物質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像大象一樣了解世界是科學嗎? 這一定是科學。
每個人接觸到的都是真實的,都是客觀存在的。 這一切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在的我們也是如此。 只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摸的是大象的背、尾巴還是耳朵。
我認為人類認知的極限在于,我們是一堆原子,身處宏觀世界,但我們想跨越兩個世界看到超微觀世界。 那是最美妙、極其美妙的世界。
05
世界上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隨著量子衛星升空,我們來科普一下量子事物: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么? 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
由于最新的科學,我們的世界陷入混亂!
顛覆世界的3項科學成就:
1.暗物質
1.1 暗物質是如何被發現的?
我們最初知道的宇宙形狀是行星通過引力相互吸引。 你繞著我轉,我繞著他轉,各個星球忙碌而有序。
但后來,通過計算行星之間的引力,科學家發現行星本身的引力遠遠不足以維持完整的星系。 如果星系和行星僅由現有質量的引力支撐,那么宇宙將是一盤散沙。
宇宙之所以能夠維持現有的秩序,只是因為存在其他物質。 至于這種物質,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或發現過,所以被稱為暗物質。
1.2 暗物質有多少?
科學家計算出,為了維持宇宙當前的運行秩序,暗物質的質量必須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的五倍。
1.3 暗物質被觀測到了嗎?
目前還沒有真正探測到暗物質。 只不過光線經過某個區域時發生了偏轉,而那個區域里沒有我們能看到的物質,也沒有黑洞。
1.4 黑洞是暗物質嗎?
不。 黑洞只是不能發光,它會發射其他光線,而且它仍然是普通物質。
2.暗能量
2.1 暗能量是如何被發現的?
科學家觀察到,我們當前的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 如果它以恒定的速度膨脹,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加速擴張需要新能源的補充。 這個能量是什么? 科學家們也無法弄清楚,所以他們將其命名為暗能量。
2.2 暗能量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質能轉換方程E=MC2計算得出,要維持宇宙目前的膨脹速度,暗能量應該是現有物質與暗物質之和的兩倍以上。
2.3 暗能量被發現了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
3. 量子糾纏
現代科學發現,當對物質的研究達到分子、原子、量子的微觀層面時,就會有巨大的驚喜。 超導體、納米、石墨烯等革命性材料出現,分子水平治愈癌癥的奇跡出現。 而最神奇的就是——量子糾纏。
3.1 什么是量子糾纏?
科學實驗發現,兩個沒有關系的量子會出現完全相關,并且在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行為。 例如,相距很遠(不是量子級別,而是公里、光年甚至更遠)的兩個量子之間不存在任何常規聯系。 一個發生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同時發生相同的狀態變化。 ,這不是巧合。
3.2 量子糾纏被觀察到了嗎?
量子糾纏是從理論上提出并通過實驗驗證的。 科學家們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 中國科學家實現了13公里級別量子糾纏態的分裂和發送。
4. 混亂的世界
4.1 混亂的哲學世界
我們原本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靈,沒有特殊功能,意識是與物質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我們發現我們所知道的物質只占宇宙的5%。 兩個沒有任何聯系的量子可以像神一樣糾纏在一起。 如果我們把意識放到分子態、量子態來分析的話,意識其實是一種物質。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物質是我們不知道的,那么靈魂和鬼魂就可以存在;
既然量子可以糾纏,那么第六感和特殊能力也可以存在;
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物能夠完全徹底地通過量子糾纏影響我們的各種狀態呢?
因此,上帝也可以存在。
4.2 崩潰的物理世界
我們目前所有的物理理論都是基于光速無法被超越這一事實。 據測量,量子糾纏的傳播速度至少是光速的4倍。
3.4 內心世界的崩潰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只占整個世界的5%。 與1000年前相比,當人類不知道有空氣、電場、磁場,不知道元素超意識量子物理糾纏,認為天是圓的,地是圓的時,我們的未知世界要多得多、難以想象。
世界是那么的未知超意識量子物理糾纏,人類是那么的無知。 還有什么是我們不能放過的嗎?
讓我們向那些探索未知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