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第一步是預習。 有的同學上課前不注意這部分,會說我初中的時候從來沒有這個習慣。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物理與初中不同,無論是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容量。 我們需要在課前預習內容。
每節(jié)課前,花一段時間(沒有時間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提前瀏覽一下知識。 一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堂上的要求。 其次,它可以讓我們明確上課的重點,找出理解中的難點高中物理學習順序,從而有的放矢地聽課。 有些學生覺得聽課很困難。 原因就在這里。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預習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這些在進入大學或者進入職場時都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應該逐漸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
學好高中物理的五個步驟:上課
課堂是我們學習的中心部分。 對此,我想強調三個問題:
(一)主動聽課。
有人把我們的講課分為三種類型:主動式、自??覺式和強制式。 主動型能夠按照老師的教學程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推理和接受難點和要點; 自覺型是能夠思考教師的教學程序高中物理學習順序,并能基本接受。對于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一般無法有意識地推理和思考其中的難點和重點,而這個過程必須通過老師的知識; 強迫型是指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遲緩,必須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進行。 只有不斷的知識和靈感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那么,你屬于哪一種類型呢? 我說,如果你是強迫型,那你就應該努力把自己從強迫型變成自覺型; 如果你是自覺型,那么你就應該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得主動,畢竟“我們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我們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聽課,積極思考,努力參與老師的課堂教學。
(2)注意課堂重點。
聽好課要善于抓住課的要點,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一堂課不可能保持幾十分鐘的高度集中),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有限的集中時間。 到了“刀片”。
上課時,要自覺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 有經驗的老師總是集中精力突出重點,走到重要的地方,或者放慢速度,強調重點; 或者在黑板上寫提綱,明確線索; 去抓住這些。 難度可能因人而異,所以我們在預習的時候需要心中有數(shù),然后注意、認真聽。 總之,我們要“能聽”、“聞出路”。
(三)處理好聽課和做筆記的關系
有的學生總是困惑地說:“上課時,我專心聽講,卻忘記做筆記;而一旦做筆記,我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 對此,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聽課是主要方面,記筆記是輔助學習方法。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筆記呢?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把“做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把“做筆記”變成“板書抄寫”。 我們筆記中需要記錄的內容應該包括:記錄課堂要點、記錄課堂難點、記錄課堂疑點、記錄補充結論或例子以及其他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錄課堂“靈感”等。總之,要帶總結、帶重點地記住。
有些學生從來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學習中。 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 聽課的時間有限,老師講授的內容轉瞬即逝。 我們對知識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被遺忘。 沒有筆記,我們以后就沒有辦法復習。
學好高中物理的五個步驟:復習
有些學生下課后總是急于完成作業(yè)。 結果,他們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翻課本和筆記。 這里我要強調的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yè),而是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和回顧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在此基礎上完成作業(yè),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復習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步驟:第一,盡量不看課本或筆記的情況下回憶知識,這樣可以加強我們對知識的記憶。 之后我們會學習教材,整理筆記,整理知識,形成對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
此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的頭兩三天內遺忘得最快、最多。 因此,我們需要及時復習知識,克服健忘。
學好高中物理的五個步驟:家庭作業(yè)
在復習的基礎上,我們會做作業(yè)。 在這里,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完成作業(yè)就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我們課后布置作業(yè)有兩個目的:一是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二是鞏固課堂知識。 第二,運用課堂上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很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在做作業(yè)時認真對待并獨立完成。 另一方面,要積極思考,看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總結知識。 我們要時刻牢記“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對知識的掌握”,避免“為了做題而做題”。
學好高中物理的五個步驟:提問
在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我們難免會出現(xiàn)疑難問題和解題失誤。 及時消除這些“學習的絆腳石”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 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注意及時解決疑難問題,不及時糾正錯誤。 結果就是錯誤不斷累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習無法有效進行。 對于有難度的問題,要及時想辦法解決(比如問同學、老師或者看資料等)。 對于正確或錯誤的問題,要注意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錯誤是由于概念混亂、計算不慎還是公式應用造成的。 錯誤是由于對題意理解不清等原因造成的。另外,通過思考,逐步培養(yǎng)自己善于根據所學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在這里,我建議每個同學準備一本“難點與錯誤本”,記錄和收集自己的疑難題和典型錯誤。 這也可以為我們以后復習知識提供有效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