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被物理中的神奇現象所吸引,但卻在復雜的計算和邏輯推理中遇到困難。 許多家長被參加物理考試的優勢所誘惑,但物理學習的難度和激烈的競爭卻令人擔憂。
在我看來,物理是一門入門難,入門后就容易的學科; 物理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方法論方面的學科; 物理是一門可以鍛煉綜合思維的學科。
物理當然也是目前新高考專業選擇中占據壓倒性優勢的學科!
有很多孩子在初中喜歡物理并且成績名列前茅,但在高中卻無法掌握物理。
原因在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是兩個不同的“人”,用初中相同的方法來學習高中物理是行不通的。 一旦改變了思維觀念,學好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家長和孩子了解高中物理學習的思路,初中和高中物理學習的區別,以及學好物理的幾個要點。
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
初中物理主要以實驗現象和物理現象為主,重點培養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
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現象背后的規律和原因,注重分析和推理能力。
從空間維度來看,初中是一維的,高中是二維、三維的。 初中的力平衡是共線的,運動是直線的。 但高中的受力分析不是共線甚至共面,運動是平面曲線,甚至是空間曲線。
初中數學在物理中的應用僅限于計算,而高中物理則要求綜合運用數學工具,利用方程進行評價,利用函數單調性和導數來分析變化問題,利用解決最優值問題的不等式。
可以說,學不好數學,就很難學好物理。
因此,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必須盡快改變初中的習慣和思維,適應高中物理的特點。
高中階段的孩子需要培養定量分析的思維方式以及使用數學工具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 這是學好高中物理的關鍵一步。
高中三年你會在物理中學到什么?
如果你在剛進入高中時就能建立一個框架,你的學習過程就會像拼圖一樣。 無論你現在處于哪個學習階段,你的腦海中永遠都會有高中物理的整個藍圖。
您知道您現在正在學習哪個模塊以及它與其他模塊的關系。 這會讓你從高一開始就養成系統的思維,讓你學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是一個孤立的點,而是連成一線,編織成一張網。
以新版人教教材為例,高中物理學生共學習六本書,包括必修課1、2、3,選修課1、2、3。
這六本書的順序排列嚴謹、科學,難度由大到小。 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高中物理。
物理研究的主題是“運動”和“力”,范圍從天體到粒子。 沒有不運動的物體,也沒有不受力的物體。 如果你清楚地研究了力和運動,你就會清楚地研究所有問題。
首先,從力的角度來看:
在必修課一中,我們需要學習三種基本力,即重力、彈力、摩擦力。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三種力量。
在必修課二中,我們開始學習引力的本質——萬有引力。 在必修課三中高中物理重點公式,我們開始學習彈性和摩擦力的本質——電磁力。
在選修課三中,我們開始學習質子和中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
二、從運動角度來看:
第一門必修課是關于直線運動的,第二門必修課是關于曲線運動的,第三門必修課和選修課第二門課開始表現空間的曲線運動。
三、從運動規模來看:
必修課一是我們最熟悉的宏觀運動,比如小球、汽車、小物體。 必修課二是我們可以借助望遠鏡觀察到的宇宙運動,比如太陽、地球、衛星等。 必修課三和選修課二是我們可以借助顯微鏡研究的。 電子、質子和阿爾法粒子的微觀運動。
如果說前面講的運動都是具體的運動,那么選修一、三我們會學習相對抽象的波,比如水波、聲波、電磁波等。
四、從解決身體問題的工具來看:
在必修課一中,我們學習了牛頓力學,可以輕松解決直線運動問題。 同時,為了解決非共線力問題,我們要學會力的合成與分解; 在必修課二中,為了解決更復雜的曲線問題高中物理重點公式,提出了函數關系式,同時提出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以解決二維運動問題; 在選修課中,為了解決微觀粒子運動問題,提出了沖量與動量之間的關系。
這就是高中物理的全貌,圍繞著力和運動,運用牛頓力學、能量、動量、合成與分解四大工具來解決問題。
最后,正確的思維和習慣可以幫助你學物理事半功倍。
學好物理的五個要點
密切注意每一個字。 物理概念簡潔而嚴謹。 一個詞可能包含多種含義。
當我們第一次學習概念時,我們必須通過多個例子和類比來清楚地理解概念。 這是物理學的基石。 就像,當你學習時間和時刻時,你沒有認真對待它,沒有嚴格理解這個概念。 當你學習運動公式時,你可能分不清“第三秒”是多少秒。
其次,物理公式不能僅僅停留在其表面形式。
需要了解適用場景、使用方法、公式中每個物理量的確切含義以及其對應的函數關系和圖像。
第三,要保證一定的練習量,但絕不是殺題戰術。
作為一門物理學科,如果方法不對,你回答再多問題也是沒有用的。 要做一門課,就要做透,做好總結,學好一類。 這就是所謂的“建模思路”。 對于同一情況或同一類型的問題,通常需要時間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和總結,并在特定條件下得出結論。 當遇到適用的問題時,可以快速、準確地解決。
第四,學習物理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思維的組織。
包括守恒思維、相對思維、整體思維、假設法、反證法、形象法、極限法、臨界法、微元法、等價法、對稱法、割補法、類比法、量綱法、估計法, ETC。 。
這些方法論思維在平時的課堂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知識和話題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只有學會思考,才能真正學到物理的本質。
第五,要樹立用數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思想。 所有物理問題都是通過數學方法解決的。
我們需要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待物理學。 每個公式都是函數的解析表達式。 公式中的常數為參數,變化量為自變量和函數。 求某個物理量就是求解方程或方程組,分析某個物理量出現的可能性就是分析函數的正負零點。
尋找物理量的變化就是分析函數的單調性。 求一個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分析一個函數的最優值。 當然,基本的不等式和導數也可以用來分析最優問題。
學好物理一定離不開數學的基礎。
了解這些內容將有助于你在高中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