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兩篇文章中,佳音姐帶領大家練習了運動學基礎知識的題目。 所以從這周開始,我們要玩點硬核的東西,從第一章的計算題開始!
第一個問題
這道題其實屬于第一章中比較簡單的計算題范疇,你只需要根據題中給出的條件選擇正確的公式即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當時佳音姐給你們總結的勻變速運動公式嗎?
(1) 用平均速度的公式首先標記出所有可以計算/表達的速度。
(2) 確定選擇運動過程的哪一段。 (所選過程對象必須勻速直線運動,具體判斷方法請參見上一篇文章。)
判斷標準:
1.能夠求出所需的物理量。
2、其他物理量給出的條件應盡可能完整,關系應盡可能簡單。
(3) 確定所使用的公式。
判斷方法為:
1.按順序列出五個主要物理量(不要偷懶,一定要列出來)
2.求題中已經給出的物理量和需要求的物理量(3+1)。
3. 根據五個公式所包含的物理量,選擇正確的公式進行求解。
附:
如果給出的物理量少于三個,則必須列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式,并且不同運動過程中的物理量之間必須存在聯系。
這時,除了需要選擇需要的物理量和已經明確給出的物理量外,還需要選擇給出關系的物理量,直到聚集到3+1,同時,列出兩個(或更多)兩個(或更多)進程。 )方程(這兩個方程一般是同一個公式)。
好了,我們先回顧一下解題方法,然后進入實際實戰!
首先,利用平均速度運動公式求出所有能找到的速度。
我們可以發現,1s時的速度為120/2=60高中物理剎車問題,1.5s時的速度為(120+120)/(1+2)=80,由V-V0=a*ta=40得到。 本題選B。
問題2
本題仍然考察勻速直線運動公式的使用。
根據第一種情況,涉及v0,a,t,x,我們選擇x=v0t+0.5a(t^2)
根據第二種情況,我們仍然使用運動公式
將兩種情況下的各個物理量代入,結合兩個方程,即可求解a和x。
最終A、D正確。
問題三
本題考察勻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這道題涉及到第二種推論,所以我們不需要背結論。 我們可以利用運動圖像直接推導出來。 根據題意可知,每次位移都是相同的。 現在我們需要看看時間之間的關系。
根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形象,位移比就是時間比的平方,因為ab:ac:ae=1:2:4,所以經過ac和經過ae的時間比為1:平方根2:2 ,通過ab的時間為t,因此通過ac和ae的時間為平方根2t和2t,通過ce的時間為(2-平方根2)t,選D。
問題4
本題考察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仍然可以利用勻速直線運動公式來求解。
首先,使用平均速度公式找出所有可能的速度。 可以發現,制動0.5s時的速度為20,最后0.5s的速度為2。由于小車停在最后,所以最終的速度為0,所以最后小車的速度減少了2 0.5s,即加速度為4。因此,汽車的制動時間為0.5+20/4=5.5s。 本題選D。
好了高中物理剎車問題,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期待地看著你,直到喜歡為止。聽說喜歡有用的文章并轉發給孩子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我是佳音,是一名專門研究高效學習方法的大四學生。 我個人高考660+的學習經歷。 高中學習有問題,私信嘉音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