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6.3動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動量守恒定律的確切含義。 2.了解動量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二、能力目標 1、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推導出動量守恒定律。 2.能夠運用動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現象。 3.能夠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分析計算相關問題(僅限于一維運動)。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推理方法。 2、讓學生認識自然科學規律發現的重大現實意義及其對社會發展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基本掌握動量守恒定律。 難點:掌握動量守恒定律的條件。 教學流程: 1. 新課介紹 復習: 1. 動量概念 2. 牛頓第三定律實驗:小球碰撞 學生預習教材,完成輔導計劃的課前預習部分。 2、新課程教學如果我們想了解實驗中小球碰撞的現象,首先要了解幾個概念。 (以兩個小球的碰撞為例) (-)幾個概念 1、系統:由若干個相互作用的物體組成的整體稱為系統。 (可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靈活選擇系統。) 例: ①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兩個小球AB相互碰撞 ②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兩個小球AB有壓縮彈簧(非螺栓固定) ③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水平射入彈匣內并留在彈匣內后,均以相同的速率壓縮彈簧。 (子彈和木塊都可以作為一個系統,子彈、木塊和彈簧也可以作為一個系統) 2、內力:系統中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稱為內力。 3、外力:系統外的其他物體對系統內的任何物體所施加的力,稱為外力。 (以小球碰撞為例,介紹內力和外力的概念,然后舉例) 圖1 圖2 圖1:AB和彈簧視為一個系統。 汽車的重力G支撐力N為外力,彈簧的彈力F為內力。 圖2:IAB被視為一個系統:木塊和子彈上的重力G支撐力N和彈簧對木塊的彈力F為外力; 木塊和子彈之間的相互作用力F是內力。 ⅱAB和彈簧視為一個系統:木塊和子彈上的重力G支撐力N以及墻壁對彈簧施加的力F。 墻是外力; 木塊與子彈之間的相互作用力F以及彈簧對木塊施加的彈力F。 子彈是內力。 (內力和外力的區別取決于系統的選擇動量守恒定律教案,只有系統確定了動量守恒定律教案,才能確定內力和外力。) (2)動量守恒定律 當兩個小球 A 和 B 與質量 m1m2 分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碰撞,碰撞前的速度為 V1 V2 (V1 > V2),碰撞時相互作用的平均力為 F1F2,碰撞后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