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壓力的3個知識點總結
摘要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一定階段的學習、工作或者其完成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書面材料。 它可以提高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總結壓強,寫好總結。 那么摘要的格式是怎樣的呢? 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壓力知識點總結。 僅供參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1
知識點總結
了解液體壓力的特點:由于液體受重力的影響,因此液體內部存在因自身重力而產生的壓力。 液體內部壓力的公式為。
1、公式的物理意義:是液體的壓力公式。 從公式可以看出,液體內部的壓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容器的形狀、底部面積、液體的體積無關,以及液體的總重量。
2、公式適用范圍:本公式僅適用于計算靜止液體的壓力,不適用于計算固體的壓力。 對于液體,無論容器的形狀如何,都可以計算液體內一定深度的壓力。
3、公式與的區別和聯系: 是壓力的定義公式和壓力的計算公式。 它適用于固體、液體和氣體。 它是通過結合液體壓力特性的公式推導出來的,常用于計算液體的壓力。
4、由于液體是流體,所以液體內部的壓力表現出另一個特點:液體不僅對容器的底部施加壓力,而且對容器的側壁也施加壓力。 側壁上某一點的壓力等于同一深度液體的壓力。 ,那里施加的壓力也可以使用公式計算。
常用測試方法
這門知識經常考液體內壓的計算,涉及到選擇題、計算題等。
誤區提醒
1、液體內壓定律為: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力:同一深度,各個方向壓力相等; 隨著深度的增加,液體的壓力也隨之增加; 液體的壓力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在相同深度下,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力越大。
2、連接器的特點是:當連接器內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的液面始終保持在同一高度。
【典型例子】
實例分析:
小英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驗證水的內壓與水深的關系。 所用裝置如圖3所示。增加細管內的沙量可以改變細管浸入水中的深度。
(1)標明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并用字母表示所要測量的物理量。
(2)一一寫出實驗步驟。
(3)根據實測量推導出不同深度壓力的計算公式。
(4)解釋如何通過實驗結果判斷水的內壓是否與水深成正比。
分析:
(1)所需的測量工具是尺子; 需要測量細管的直徑D以及細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1和H2。
(2)實驗步驟:①測量細管直徑D; ②在細管中加入少量沙子,將細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平衡后,用尺子測量細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1。 ; ③增加細管內的沙子量,然后將細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平衡后,用尺測量細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2。
(3)推導壓力計算公式。 細管(含砂粒)的應力分析如圖所示,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2
壓力
1. 壓力
1、壓力: (1)壓力:
①原因:物體相互接觸、擠壓而產生的力。 ②壓力是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壓力與重力的關系:力的產生不一定是重力造成的,所以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僅當物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壓力才等于重力。
(2)壓力是表示壓力作用的物理量。 其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力的定義:施加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稱為壓力。
(4) 公式:p=f/s。 式中,p代表壓力,單位為帕斯卡; f表示壓力,單位為牛頓; 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5)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Pa,符號為pa。 1pa=ln/m2,其物理意義是:lm2面積上的壓力為1n。
2. 升壓、降壓方法
(1)增加壓力的方法:①增加壓力;②減少受力面積。 (2)降低壓力的方法:①降低壓力;②增加受力面積。
2、液體壓力
1.液體壓力的特點
(1)液體在各個方向上都有壓力。 (2)同一液體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壓力相等。
(3)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力越大。 (4)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力越大。
2.液體壓力的大小
(1)液體壓力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
(2) 公式:p=ρgh。 式中,p代表液體壓力單位帕斯卡(pa); ρ代表液體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 h 代表液體深度,單位為米 (m)。
3、連接器——液體壓力的實際應用
(1)原理:當連接器內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的液面高度始終相同。
(2)用途:水壺、鍋爐水位計、水塔、船轂、下水道彎頭。
3、大氣壓
1、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和空氣的流動性,受到擠壓而產生的。
2.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方法:將一根長約1m的玻璃管裝滿一端封閉的水銀,用手指堵住管口,然后倒置插入水銀罐中。 松開手指,管內水銀液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下降。 此時,測得管子內外的高度差約為。
(2)計算大氣壓值:p0==ρgh=13./m3x9.8n/kgx0.76m=1。 因此,標準大氣壓的值為:p0=1.==。
(3)以下操作對實驗不產生影響:
①玻璃管是否傾斜; ②玻璃管的厚度; ③玻璃管口距水銀表面不離開水銀罐表面的位置。
(4)如果實驗過程中不小心有少量空氣漏入玻璃管內,液面高度降低,則測量值會小于真實值。
(5)本實驗采用了等價替換的思想和方法。
3、影響大氣壓力的因素:海拔、天氣等。海拔3000m以內,海拔每升高10m,大氣壓力就減少100pa。
4.氣壓計——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 種類: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又稱無液氣壓計)。
5、大氣壓應用:水泵等。
4、液體壓力與流量的關系
1. 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壓力越小。
2.飛機升力的產生:飛機機翼通常制成頂部凸底部直的形狀。 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快、壓力低,而機翼下方的空氣流動速度慢、壓力高。 機翼上部和下部之間的壓力差產生向上的升力。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3
壓力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稱為壓力。
⑵壓力并不總是由重力引起的。 通常當一個物體放在桌子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的作用,那么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在大方向和小方向上傳遞壓力。
⑷重量為G的物體靜止在支撐面上。 指出在以下每種情況下所經歷的壓力大小。
GG F+GG – F FG F
2、研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的實驗:
⑴教材A、B解釋: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效果越明顯。 B、C表示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效應越明顯。 總結這兩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 本實驗在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比較法
3、壓力:
⑴定義: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稱為壓力。
⑵物理意義:壓力是表示壓力作用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 各量的單位為:p:帕斯卡(Pa); F:牛頓 (N) S:米 2 (m2)。
A用這個公式計算壓力時,關鍵是求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個物體的接觸部分)。
特殊情況B:對于放置在臺面上的直圓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體等),臺面上的壓力為p = ρgh
⑷壓力單位Pa的理解:當一張報紙平放時,桌面上的壓力約為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施加的壓力約為:1.5×104Pa。 意思是:人站立時,腳每平方米所承受的壓力為:1.5×104N
⑸用途: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可通過增加受力面積來降低壓力,如在鐵軌上鋪設枕木、坦克上加裝履帶、加寬書包帶等。也可通過降低受力面積來增加壓力。受力區域,例如制作非常精細的針腳或制作邊緣非常薄的菜刀。
4. 將裝有液體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查找壓力問題:
處理時:將盛裝液體的容器視為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上的壓力F=G體積+G液體),然后確定壓力(一般采用公式p=F/S)。
1.液體壓力
1、液體內部產生壓力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作用,具有流動性。
2、測量: 壓力表的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力。
3、液體壓力的規則:
⑴液體對容器底部和測量壁有壓力,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力;
⑵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壓力相等;
⑶液體壓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體的壓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力公式:
⑴采用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推導壓力公式。 前面介紹光的概念時,我們了解了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以后還會用到這個方法。 請仔細理解。
⑵推導過程:(結合教材)
液柱體積V=Sh; 質量 m=ρV=ρSh
液層上的壓力:F=G=mg=ρShg。
液層壓力:p= F/S=ρgh
⑶液體壓力公式p=ρgh解釋:
A、配方適用條件為:液體
B、式中物理量單位為:p:Pa; g:牛/千克; 小時:米
C、從公式可以看出,液體的壓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底部面積無關容器的形狀,以及容器的形狀。 帕斯卡的破桶實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D、液體壓力與深度關系圖:
5.F=GFG
6、計算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強和壓強:
一般方法:(i)首先確定壓力p=ρgh; (ii) 其次確定壓力F = pS
特殊情況:壓力:對于直圓柱形容器,可以首先使用 p=F/S 找到 F
壓力:①拉伸方法②對于直筒形容器F=G
7、連接件: ⑴ 定義:上端開口、下端相連的容器
⑵原理:當連接器充滿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的液位保持相等。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制品自動給水器、船閘等都是基于連接器原理工作的。
2、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所施加的壓力稱為大氣壓,簡稱大氣壓,一般用p0表示。 注意:“大氣壓”和“氣壓”(或氣體分壓)之間是有區別的。 例如,高壓鍋中的氣壓是指氣體分壓。 高壓鍋外部的壓力稱為大氣壓。
2.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作用,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日歷實驗-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蓋杯實驗、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將一根約1m長的玻璃管,一端封閉,塞滿水銀,塞住管口,然后倒置插入水銀罐中,松開堵住管口的手指。 管中的汞含量會稍微下降并消失。 下降,此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取管內液塊與管外液面平齊。 由于液體不移動,液體塊通過來自上方和下方的壓力來平衡。 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力。
(3)結論:大氣壓p0===1.01×105Pa(其值隨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在玻璃管中充入水銀的目的是:將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會出現真空; 如果不填充,測量結果會偏小。
B 如果本實驗中將汞變成水,則所需玻璃管的長度為 10.3 m
C、將玻璃管輕輕抬起或壓下,管內外高度差保持不變。 如果玻璃管傾斜,高度保持不變,但長度變長。
D 若外部大氣壓為H cmHg,則寫出下列情況下密封氣體的壓力(管內液體為汞)。
H 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Hh)厘米汞柱
E 標準大氣壓:能支撐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稱為標準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1.01×105Pa
2標準大氣壓=2.02×105Pa,可支撐約20.6m的水柱高度
5、大氣壓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力,空氣中某一點的大氣壓強各個方向相等。 大氣壓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 一般來說,晴天氣壓高于陰天,冬季氣壓高于夏季。
(2)大氣壓力變化規律研究:海拔3000米內,海拔每升高10米,大氣壓力約降低100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稱為氣壓計。
類別: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注意:如果水銀氣壓計傾斜懸掛,測量結果會變大。 無液氣壓計表盤上標注的刻度變為高度,無液氣壓計變成登山用的高度計。
7.應用:活塞水泵和離心水泵。
8、沸點和壓力: 內容:所有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降低,隨氣壓升高而升高。
應用:高壓鍋,去除糖汁中的水分。
9、體積和壓力: 內容:對于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力越大; 氣體的體積越大,壓力越小。
應用:解釋人體呼吸、泵原理、波紋管原理。
1、壓力: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稱為壓力。
2、壓力:施加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稱為壓力。
3、壓力公式:P=F/S,其中p的單位為:帕斯卡,簡寫為:Pa,1Pa=1N/m2,壓力F的單位為:N; 應力面積S的單位為:m2
4、增加壓力的方法:(1)S不變,F↑; (2)F不變,S↓ (3)F↑和S↓同時改變。 對于減壓則相反。
5、液體產生壓力的原因:是由于液體的重力作用。
6、液體壓力特性:(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壁有壓力,(2)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力; (3)液體的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相等; (4)不同液體的壓力還與密度有關。
7、液體壓力計算公式:(ρ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kg/m3;g=9.8N/kg;h為深度,是指液體自由表面到物體的垂直距離。液體內部的某一點,單位為米。)
8、根據液體壓力公式:可以看出,液體的壓力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10、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空氣是由重力產生的。 大氣壓力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11、確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2、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是:氣壓計。 常見的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13、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汞柱的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所有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降低,隨氣壓升高而升高。
15、流體壓力與流量的關系:流體中流量越大,壓力越小; 流量越小,壓力越大。
1、浮力:所有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來自液體的垂直向上的力。 這種力稱為浮力。 浮力的方向始終垂直向上。 (物體在空氣中也會受到浮力)
2、物體沉浮情況:(最初浸入液體中)
方法一:(物體的比浮力和重力)
(1) F float G,向上浮動 (3) F float = G,懸浮或浮動
方法二:(比較物體和液體的密度)
(1)F浮G,浮起來(3)F浮=G,浮起來。 (不會漂浮)
3、產生浮力的原因: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液體對其施加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該浮力等于它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浸入氣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開的氣體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浮力的計算方法包括:
(1)稱重方法:F float = GF,(G為物體重力,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秤的讀數)
(2)壓差法:F float = F up - F down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方法:F浮體=G物體(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船舶: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制成中空,以便排出更多的水。 船舶就是這樣制造的。
(2)潛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下沉和漂浮。
(3)氣球和飛艇:充滿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壓力的含義
⑴當應力面積一定時,壓力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此時壓力與壓力成正比)
⑵ 支撐物表面作用有相同的壓力。 受力面積不同,產生的壓力也會不同。 受力面積小,壓力就強; 受力面積大時,壓力小。
⑶ 壓力和壓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壓力是施加在支撐面上且垂直于支撐面的力,與支撐面的面積無關。
壓力是物體單位面積上施加的壓力。
⑷壓力和壓強的單位不同。 壓力的單位是牛頓,與一般力的單位相同。 壓力的單位是由力單位和面積單位組成的復合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單位為牛頓/平方米,稱為“帕斯卡”,簡稱“帕”。
1、固體壓力公式:P=F/S,其中p的單位為:帕斯卡,簡寫為:Pa,1Pa=1N/m2,壓力F的單位為:N; 應力面積S的單位為:m2
2、升壓方法:(1)S不變,F↑; (2) F 不變,S↓ (3) F↑、S↓ 同時改變。 對于減壓則相反。
3、液體產生壓力的原因:是由于液體的重力作用。
4、液體壓力特性:(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壁有壓力,(2)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力; (3)液體的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相等; (4)不同液體的壓力還與密度有關。
5、液體壓力計算公式:p=ρgh,(ρ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kg/m3;g=9.8 N/kg;h為深度,是指距液體自由表面的垂直距離液體到達液體內部的某一點,單位為米。)
6、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空氣是由重力產生的。 大氣壓力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沸點降低。
7、確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8、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9、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汞柱的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體壓力與流量的關系:流體中流量越大壓強,壓力越小; 流量越小,壓力越大。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01-19
初中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08-25
關于壓力的知識點總結12-09
《壓力》教案01-30
壓力課程計劃02-12
壓力教學的反思04-03
《壓力》教學設計05-08
壓力教學設計06-12
《壓力》教學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