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程計劃加速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出優秀的教案。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基礎,起著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應該如何寫才合適呢?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教案加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課程計劃加速 1
教學目標
1、知道加速度是一個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一個矢量。
2.了解加速度的定義,能夠運用公式,知道加速度的SI單位是米每平方秒(解決相關問題并能夠區分)
3、知道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相同; 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初速度相反。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和能力。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學生最難理解的概念之一。 為了降低難度,教材對加速概念的要求相對較低。 它不區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相反,它是在前幾節中學習的。 經過勻速直線運動和速度等問題后,學生知道物體的運動通常是速度變化的,這自然會導致速度變化快慢的區別,進而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教科書中對加速度的矢量性質也處理得比較好。 內容通俗易懂,最后給出了一些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圖,給學生直觀、生動的印象。 節后做了速度和加速度的對比,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對變化率的分析和分析也恰到好處。
分享建議
通過生動的例子或課件,學生可以逐漸了解到變速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在變化的。 速度的改變需要時間。 速度和速率之間是有區別的,速度變化的快慢對于理解物體的運動很重要。 指標為引入加速鋪平了道路。 這是高中物理第二次使用比率來定義物理量,讓學生回顧引入速度概念的過程。 加速度的單位由學生按照規定的讀法來讀,即讀為米每平方秒; 加速度的方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加速度的概念,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學生對向量沒有了解,操作也不熟悉,所以我只講解一下勻速直線運動。 由于勻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只有兩個方向,與速度同方向,或者與速度相反方向,所以當指定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時,加速度的方向可以通過正方向和負方向來反映。負面跡象。 請注意,正號和負號僅反映加速度的方向。
教學設計實例
教學重點:加速的概念
教學難點:加速度概念及加速度方向的介紹
主要設計:
1、回顧與討論:
1.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請舉兩個例子(問題)
2、勻速直線運動有什么特點? (問題)
2.展示課件并進行深入討論
1、展示課件:兩個物體(如汽車)同時勻加速啟動。
每:5秒內速度從0增加到10m/s,然后變為勻速。
第二個:2s內速度從0增加到6m/s,然后轉為勻速。
2.提出問題并討論:
(1) 兩個物體中哪一個的最終速度更大?
(2) 一秒結束時哪個速度更大?
(3) 兩個物體的速度在第一個 s 和第二個 s 中變化了多少?
(4)這兩個對象哪個啟動性能更好? 哪個速度變化更快?
(5) 你如何描述速度變化有多快?
3.閱讀本書第29頁的第一自然段落和第二自然段落并討論:
(1) 加速度描述什么物理量?
(2) 加速度的定義是什么? 公式中各個量的含義是什么? 如:這是什么意思?
(3)計算課件中給出的兩個物體的加速度(練習)
4. 閱讀本書第 29 頁的第三、第四和第五段,并討論:
(1) 加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2)變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嗎? 請舉例(引導學生舉出勻加速、勻減速的例子)
(3)如何使加速度小于這個值,對嗎? 求圖像中物體的加速度?
5. 閱讀第 30 頁的部分討論:
(1) 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對嗎? 舉例(如課件1)
(2) 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對嗎? 例如。
(3) 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對吧?
(4) 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吧?
(5)是否存在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很小的情況? (展示課件:飛機水平勻速飛行)
(6)是否存在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的情況? (火箭發射過程信息)
詢價活動
到了一個路口,綠燈亮時,大卡車和騎自行車的人同時出發。 經常發現前幾米自行車在前,大卡車在后。 過了一會兒,大卡車就會追上自行車。 請您現場觀察并解釋您所看到的情況。 現象。
高中物理課程計劃加速 2
1、教學:
1、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含義,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2)了解其定義、公式、符號和
(3) 可用公式a=⊿v/⊿t進行定量計算。
2、流程與方法:
(1)體驗理論概念升級為物理概念的過程,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對描述運動有初步的認識。 通過實例介紹了生活中物體運動中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實,提出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以描述物體運動變化的速度,激發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據、總結加速。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利用動畫實例激發好奇心和探索力。
(2)理解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嚴謹態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的意義,培養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溝通能力的人,能夠積極與他人合作,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物理資源網,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建立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加速度與勻速直線運動的關系,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建立變化率的思想。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3.區分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
三、教學方法
類比、分析討論、啟發式教學。
4. 課程安排
1課時
5、新課程介紹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運動的速度一般都會發生變化,例如:公交車起步、短跑運動員起飛、飛機起飛和降落等,這些物體的速度變化必須控制在合理的垂直范圍內,所以有必要研究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 在本課中,我們將研究物體速度變化的速度。 看一組數據:
(出示黑板)
小黑板上列出了五個物體的運動。 它們是我們周圍發生的熟悉的事情。 讓學生判斷誰的速度變化最快,誰的速度變化最慢。
(當老師提示時,學生思考如何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速度。)
方法一:比較a和b。 他們經歷相同的Δt。 A的速度變化為9m/s,B的速度變化為6m/s。 依此類推,發現a的速度變化更快。
方法2:比較b和c。 它們的速度變化都是6m/s,但所用的時間不同。 打個比方,使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變化越快。 可以得出b的速度變化較快。
方法3:比較c和d。 他們的速度變化不同,經歷的時間也不同。 那么如何比較呢? 可以計算出每秒的平均速度變化,即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越快。
師:通常在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時,物體所花費的時間不同,速度變化的速度也不同。 這時,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每秒的平均速度變化。 也就是說,第三種方法具有普遍意義。 由此,計算出上述四個物體每秒的速度變化值:3、2、0.3、0.2、27。
速度變化之快是不言而喻的。
通過上面的比較,速度的變化除以所花費的時間就可以反映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 我們稱這個比率為加速度。
2、新課程教學
⑴定義: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與發生這種變化所需的時間之比。
⑶單位:
請兩個學生在小黑板上計算a 和b 的加速度。 下面同學來算一下C和D的加速度,一定有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可以讓學生熟悉公式和單位,老師也可以在檢查時發現錯誤,推導出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標準化并給出正確答案。 師生共同分析、結合定義,推導出物理意義; 并要求學生說出其他數值的含義。
⑷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值越大,速度變化越快。
3.課堂練習
1、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物體的加速度就越大。 (錯誤。結合上面黑板上給出的例子,比較B和C,可以看出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2.當物體的速度很高時,加速度不能為0。(錯誤。結合小黑板上給出的例子,比如丁,雖然飛機速度很高,但它的加速度為0)
4. 課堂
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必須牢固地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區別。 它們有不同的含義。 前者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 后者描述了運動的速度。
5.課后作業
6、黑板設計
1. 加速
定義:加速度等于速度變化與發生這種變化所需時間的比率。
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值越大,速度變化越快。
7. 教學
本課從數據入手,讓學生親自參與推導概念的過程,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具體實施能力等。對事物的分析和分析。 法官。 教材處理果斷,簡單提到了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并將加速度的矢量性和方向判斷放在了課上,突出了本課的重點,更有利于突破難點本課的。
高中物理課程計劃加速 3
教學目標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并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變化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和速度變化的區別。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以及如何從勻速直線運動v
-t理解圖像中加速度的含義。
4、通過速度、速度變化、速度變化率的分析比較,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強調: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加速度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
3. 速度、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的區別
4. 使用圖像分析加速相關問題
難點:理解加速度的方向
教育工具
課件
教學流程
(一)新課程介紹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五類車輛的速度如何隨時間變化,并分析:如何比較不同物體速度的變化速度? 因此,引入了加速度。
(二)新課程
1.速度變化
問:速度的變化指的是什么?
(速度從速度到速度經過一段時間后變化,其差值就是速度的變化。用 表示。)
問:數值越大,變化越大,也就是速度變化越快,對嗎? 為什么?
老師帶領學生討論,得出的結論是,為了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必須??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 也就是求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
2.加速
在學生課本上,老師引導學生畫:
(1) 定義:速度的變化與發生該變化所需的時間之比
(2)物理意義:指前進速度變化的速度和方向
(3)單位:米/秒2 (m/s2)
(4)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5)不發生變化的運動稱為勻變速運動。 勻速運動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勻速曲線運動。
【例1】一列火車勻加速行駛。 其速度在40秒內從10m/s增加到20m/s。 求火車的加速度。 當汽車緊急制動時,它會勻速減速。 2秒內速度從10m/s降至零。 求汽車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高中物理 加速度,所以計算時首先要選擇正方向。 一般選擇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分析與討論:
(1)40秒內火車的速度變化是多少,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有什么關系?
(2) 2秒內汽車的速度變化了多少? 其初速度方向與其方向有何關系?
(3) 兩個物體的運動加速度是多??少? 他們的方向是什么?
分析(1)對象:(1)勻速直線運動時,40秒內的變化量為,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方向相同,即方向是一樣的。
分析 (2) 目的: ② 做勻速直線運動。 5秒內速度的變化為,表明方向相反。 ,表示方向與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直線運動勻減速。
強調:加速度的正負號僅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
總結:
勻加速運動: ,為正值,與方向一致。
勻減速運動: ,為負值,方向相反。
練習:課本p31,問題1
思維課本p31第2題
A。 運動物體的加速度等于0,但速度不等于0。
總結:加速度和速度沒有直接關系:如果加速度大,則速度可以小、大或為零(在某一瞬間); 如果加速度很小,則速度可以很小、很大或為零(在某一時刻)。 瞬間);
b. 與兩個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較大,但加速度較小。
總結:加速度和速度變化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如果加速度很大,則速度變化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反之,則速度變化可能很大。 如果加速度很小,則速度變化可能很大或很小。 加速度是“變化率”——它表示變化的速度,而不是變化的幅度。
C。 物體有向東的加速度,但其速度的方向是向西的。
小結:物體是否加速取決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關系,與加速度的大小無關。 加速度的增大或減小僅表示速度變化速度的增大或減小,而不表示速度的增大或減小。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加速,速度增大; 如果加速度增大,則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 如果加速度減小,則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仍然增加)。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速度減小; 如果加速度增大,則速度減小得越來越快; 如果加速度減小高中物理 加速度,則速度減小得越來越慢(仍然減小)。
總結:速度、速度變化和加速度彼此無關。
3.從v~t圖像看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本,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速度-時間圖像描述了什么問題? 如何樹立速度時代形象?
(2) 圖1.5-3中的兩條直線分別是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 如何通過圖像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異同?
(3)如何在圖像中表達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課后總結
1.加速度的物理概念及意義。
2.加速度、速度、速度變化的區別。
3、可以在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中分析v和a的大小和方向。
課后練習
課本 p31 練習 5 的問題 3 和 4。
【高中物理教案加速】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課程計劃 12-28
優秀高中物理教案10-15
高中物理教案電能的傳輸01-04
高中物理教案15篇02-04
高中物理教案(15篇)02-20
高中物理教案14 02-24
15精選高中物理教案02-23
優秀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1-15
15張高中物理教案合集05-16
加速教學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