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訂背景
1.研究制定學生發展核心能力體系和學術質量標準。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2、減輕中小學生學業負擔; 開發特色課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3、十幾年課程改革實驗的成果和經驗積累。
4.國際科學教育發展(高級學習、核心概念、STEM教育……)
二、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及變化
(一)關于課程計劃
1.進一步明確普通高中教育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發展核心能力。
2.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
(一)將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選修必修課和選修課;
(二)進一步明確各類課程的功能定位,并與高考綜合改革相銜接。
(二)關于學科課程標準
1、凝練學科核心能力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融為一體。 圍繞核心能力的實施,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和重組,明確內容要求,指導教學設計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提出考試評價和教材編寫建議。
2. 制定學術質量標準
它明確了學生在完成本學科學習任務后應達到的核心能力水平,每個水平的關鍵表現構成了評價學業質量的標準。 引導教學更加注重育人目的,培養學生核心能力。
4. 課程結構
從今年秋天開始,高中物理將分為三、六、九個年級:如果你想獲得高中文憑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英語作文,你必須參加學術能力測試,并且必須學習三個物理必修模塊。 如果你打算在高考時選物理,那么你必須加上三本選修必修書,所以必修和選修必修科目總共有六本書; 如果你想繼續發展你的興趣和特長或者參加獨立招生考試,還有三本選修課本。 也就是說,整個高中時期有九本書,只有九十九本合為一本,才能達到高中物理學習的最高水平。
以下是新修訂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編制的高中物理課程結構:
(一)變更前,必修課和選修課按教材區分。 變更后,必修課和選修課按知識模塊進行區分。 劃分更加細致、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