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0年中考物理輪復習
主題4 鏡頭解密及應用問題
經常問的問題
本章知識點如下表所示:
本章主要內容包括鏡頭、生活中的鏡頭、鏡頭成像規則、眼睛與眼鏡、顯微鏡與望遠鏡五個部分。 本章主要知識點如下表(表1):
表1 鏡頭及成像知識點匯總
一般知識點回顧
知識點1:鏡頭
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1)形狀特征(2)對光的影響(3)三種特殊光線
知識點2: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1.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一)實驗裝置:
(2)實驗擴展①遮蓋部分凸透鏡,成像特性不變,圖像變得__更暗__; ②蠟燭與光幕交換后,物距變為像距,像距變為物距,圖像大小與交換前相同。 相反,這也說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凸透鏡成像規律
2.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 (1) u>2f (2) u=2f (3) 2f>u>f (4) u=f (5) u
知識點3:眼睛和眼鏡
近視和遠視:(1)視覺特征(2)形成原因(3)成像位置(4)矯正鏡片
補充特殊知識點
1.解決問題的深情話語:“近處的事物似乎很遠,形象也變得更大?!?遠處的東西看起來很近,圖像變小了”
理解物像的含義①:物是指物距,像是指像距。 當物距小于像距時,圖像變大,反之亦然。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火焰、凸透鏡、光幕處于圖中所示位置時,可以在光幕上得到清晰的圖像。 利用該成像原理,可以得到( )
A. 幻燈機 B. 相機 C. 放大鏡 D. 潛望鏡
理解物像的含義②:物近是指物體(蠟燭)距離鏡頭較遠時。 這時,為了能夠在光幕上正常成像,圖像(光幕)必須遠離鏡頭,重新成像后就會變成放大的圖像。 就像,反之亦然。
例3: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物體從遠離鏡頭的地方(小于一個焦距)逐漸靠近鏡頭時幻燈機成像規律,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圖像越來越大,光幕必須遠離鏡頭,并且是正立的實像。
B.像越來越大,光幕離鏡頭一定遠,是倒立的實像。
C.像越來越大,光幕必須靠近鏡頭,是倒立的實像
D.像越來越小,光幕離鏡頭一定遠,是倒立的實像。
三:求焦距的三種方法
1.利用不等式求焦距
例4:張強同學在光具座上進行的“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光幕、透鏡和蠟燭火焰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可以在光板上得到清晰的圖像。光幕。 由此看來,他所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是()
A. 必須大于 20 厘米 B. 必須在 10 厘米至 16 厘米之間
C. 必須小于 8 厘米 D. 必須在 8 厘米至 10 厘米之間
2.利用:“使用最小和最亮的點找到焦距”
例5: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A所示,平行光直接照射在凸透鏡上,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
:實驗前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幕的中心,使之處于同一高度。
(2)實驗時,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B所示時,在光屏上即可得到清晰的倒立實像。 生活中利用這一規律制作的光學儀器就是。
(3)實驗過程中,由于實驗時間較長,蠟燭變短,光幕上蠟燭火焰圖像的位置發生側移。
(可選“上”或“下”)。
(4)如圖C所示,在蠟燭火焰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副眼鏡。 發現光幕上的圖像由清晰變成了模糊。 將光幕移動到鏡頭適當距離后,光幕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圖像,則眼鏡為眼鏡
選擇“近視”或“遠視”
。
3:用物距等于像距求焦距
例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何記錄并畫出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υ與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的關系。 如圖所示,下列哪個判斷是正確的? ( )
A、凸透鏡的焦距為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縮小的圖像
C.當u=20cm時,形成放大的圖像。 投影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的。
D、將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到24cm處移動時,像逐漸變小
四:凸透鏡和凹透鏡對成像影響的區別
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也叫超前成像)
2、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也稱延遲成像)
3、近凹遠凸、近前遠后
例7:如圖所示,如果將近視眼鏡的鏡片放置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為了在光幕上形成正常圖像,光幕應向側面移動。
五:凸透鏡形狀的特點及影響:“胖小強”
例8:如圖所示,樂樂用自制的水透鏡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當水倒入水透鏡時,水透鏡的焦距會變小; 當水從水透鏡中被抽出時,水透鏡的焦距會變小。 會變大。
(1)如圖1所示幻燈機成像規律,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束射向水透鏡,在光屏上獲得最小光斑。 那么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___cm。 (2)當學生將蠟燭、水透鏡和光幕移動到圖2所示位置時,可以在光幕上看到清晰的圖像。 此成像功能可用于制作___(可選“相機”或“投影儀”); 如果您只顛倒蠟燭和光幕的位置,您將在光幕上看到清晰的圖像___(可選“可以”或“不能”)。 (3)在圖2所示的實驗場景中,樂樂從水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發現蠟燭火焰的清晰圖像變得模糊了。 為了再次在光幕上獲得清晰的圖像,光幕移動到___(可選“左”或“右”); 樂樂將眼鏡放在水鏡片上(如圖3)。 在不移動光幕的情況下,光幕在鏡片上也能形成清晰的圖像,因此可以判斷樂樂佩戴的是___鏡片(可選‘凸’或‘凹’)。
6:蠟燭/透鏡上下移動對光幕圖像的影響
1. 蠟燭變短,光幕上的圖像向上移動。 (此時,為了使圖像處于光幕的中間,應將鏡頭和光幕同時向下移動) 2、凸透鏡向下移動,光幕上的圖像移動向下。 (此時為了使圖像處于光幕的中間,應將鏡頭和光幕同時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