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擇題中有一個熱門的知識點:函數關系。它每年都會出現在高考物理試卷(全國上冊)中,有的年份甚至會出現在兩道選擇題中。然而,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高三復習高中物理的物理量,物理老師很少會抽出課時時間去強化這個知識點。學生作答該類題目時,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甚至毫無頭緒。本文將高考中涉及的函數關系及判斷方法總結如下。這里的函數關系,不僅是高一物理的內容,還包括高二甚至選修課的內容。
高中最常見的函數關系可以歸納為五類。1、合力所作的功與動能的關系。這個函數關系同學們最熟悉的就是動能定理。所以選擇題問到動能的變化時,要分析一下合力所作的功。關系是:合力做正功,動能增大;合力做負功,動能減小。考試題目經常會問帶電粒子在電場線中的運動軌跡,判斷粒子動能或速度的變化。
2、重力所作的功(彈力、電力、分子力)與重力勢能(彈性勢能、電勢能、分子勢能)的關系。我把彈性勢能和電勢能、分子勢能一起記錄。學生熟悉的是重力做正功時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做負功時重力勢能增大,不熟悉的是其他三種勢能。其實記錄方法都一樣,只是把重力換成彈力、電力、分子力就行了。重點是高考中電場力所作的功和電勢能的關系出現次數最多。注意不管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只要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就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就增大。
3、重力(彈力)以外的其他力所作的功與機械能的關系。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函數關系貝語網校,前兩節老師們也多多少少講過了。這個函數關系很少講,其實它是機械能守恒定律條件的推廣。如果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機械能不變,那么其他力做功,機械能就會發生變化。其他力做正功,機械能就增加,其他力做負功,機械能就減少。考試中,經常會不考慮重力和彈簧彈力所作的功,看其他力是做正功還是負功來判斷機械能是增加還是減少。如果需要知道機械能的變化量,可以利用動能定理來算出其他力所作的功。
4、摩擦生熱。該函數關系在傳送帶和板模型中都有用到,特別是動量守恒定律的板模型。Q=f*s,s為相對位移。該函數關系在高考選擇題中出現較少,但在計算題中可以出現。
5、電磁感應中安培力所作的功和焦耳熱的關系。安培力所作的功和焦耳熱沒有直接的關系高中物理的物理量,但是安培力所作的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又轉化為電路(純電阻電路)的焦耳熱。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安培力所作的功等于電路中總的焦耳熱。應用動能定理,算出安培力所作的功,那么這個功就等于焦耳熱(注意是電路總的焦耳熱)。
以上就是高考熱點話題的完整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這里沒有放熱力學第一定律,因為這是選修內容,不會出現在必修選擇題中,希望讀者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