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初中的時候,大家已經學過物理了。物理包括聲音、光、力、熱、電等各種現象。通過初中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這些現象背后的物理規律。
在此基礎上,高中物理將學習更多的量化規律,知識的外延將進一步拓寬,原本簡化的內容現在將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同學們,你們準備好迎接一場理性啟蒙的盛宴了嗎?讓我們一睹為快。
力量先于物理
物理教材總是從力學開始講,因為力是物理研究的基礎,后面的電學等研究都需要在力學的基礎上講解。高中力學比初中力學多了哪些知識呢?
初中力學的內容有:機械運動,重力,彈力,摩擦力,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兩種力的平衡,浮力,功與機械能,簡單機械。
機械運動是高中第一章,繼續講參考系、速度等。我們知道變速運動v=s/t就是平均速度。如果要研究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高中物理選修1 1公式,該怎么算呢?高中會介紹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同時,在第四章會有曲線運動,研究包括水平投影、勻速圓周運動等曲線運動的規律。
高中物理也描述了彈力的方向,而彈簧測力計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它還告訴我們彈簧彈力的一個量化表達。初中教科書上的摩擦只提到了滑動摩擦。你知道沒有滑動也可以有摩擦嗎?了解靜摩擦。
牛頓一生貢獻巨大,他不僅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還提出了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其實我們學過第三定律,也就是相互作用力,第二定律比較復雜,研究物體所受的力和物體運動狀態之間的關系。
初中課本在引力一節后也寫萬有引力。為什么?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有什么關系?高中物理為你揭曉答案。萬有引力定律是單獨一章,講述物體間萬有引力的定量表達及其應用。原來,天上的星星相互吸引。
浮力在高中不會再展開,滑輪在題中出現得更多。功和機械能會進一步展開。比如在計算功時,如果力與物體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初中給出的公式有沒有問題?如果有網校頭條,怎么算?功和動能之間還有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叫動能定理。它和上面說的牛頓第二定律有關,從能量的角度研究物體受力所作的功和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
以上內容均可在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中找到。
電的奇跡
初中電學的內容豐富且難懂,同學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電學研究電現象乃至磁現象背后的一般規律,引入的物理量有電流、電阻、電壓、功率等。初中我們學過歐姆定律、電力計算、焦耳定律等定量關系。磁學講的是磁場、電磁、磁電、電磁波等。
高中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深化。首先是靜電場的引入。我們在初中學習過,電荷之間存在著作用力。這個力的大小取決于什么呢?庫侖定律會給我們答案。
我們知道電源為電路提供電壓,1.5V的電池和3V的電池有什么區別?1.5V的電源能給電器提供1.5V的電壓嗎?會出現電動勢、內阻等概念。初中學到的歐姆定律只是針對局部電路的歐姆定律,針對整個電路的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怎么寫出來呢?
定量關系出現在高中磁場一章中。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稱為安培力,它受電流大小、導線在磁場中的長度、磁場的磁感應強度以及導線與磁場的夾角等因素的影響。帶電粒子也受到力,它們做勻速圓周運動。這相當難。
磁電性會單獨列一章,稱為電磁感應,定量研究磁電性的大小。磁電性的條件也會深入講,磁電流的方向需要根據楞次定律來確定。交流電也會單獨列一章,講得比較簡單。
第一章電磁波,講的是產生電磁波的LC振蕩電路,難度也比較簡單。
以上內容均收錄于高中教材選修3-1、選修3-2、選修3-4中。
其他
初中還講授熱力學(內能、內能的利用、能量與可持續發展、物理狀態的變化)、聲學、光學(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等。
在高中物理中,熱力學闡述了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也研究了分子間勢能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內能、熱、功的關系滿足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還有第二定律,研究熱機的效率。此外還有晶體和液體的表面張力,以及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高中物理不涉及聲學。高中進一步講解光學高中物理選修1 1公式,給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間的定量關系,并引入折射率的概念。將光作為波進行研究,并解釋干涉、衍射、偏振等現象。
除了,
高中物理還包括機械振動、機械波、動量、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原子核等,這些內容在初中階段還沒有廣泛配套,屬于進一步擴展的知識。
以上內容在高中物理教材選修3-3、選修3-4、選修3-5中。
學習進度
去年,北京市高考改革,改革后在高中第二學期末進行一次入學資格考試。
考試范圍為必修課1的全部內容,必修課2的機械能,選修課3-1靜電場與恒定電流。所以北京高中高一的進度就是以上內容(必修課1在高一上半年學習),必修課2的曲線運動、萬有引力、航空航天兩章在高二學習,其他內容基本都可以在高二學習。參照改革前的進度,電學內容在高一學習完,其他內容在高三下半年學習完,高三全面復習。
教科書版本
上述教材參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和教育科學出版社版本,兩者的編排沒有太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