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說
大家好,我是李雷!大家等待了這么久,我們對高中新課程標準的解讀終于如期而至了!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是新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這是由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廖伯勤老師給我們講解的。
以前,我對物理的印象就是無盡的公式和抽象的解釋,但新課標定義的物理課程讓我對物理有了真正的新認識——
課程標準組專家對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10個國家的高中物理教材進行了比較研究。對臺灣與其他地區的物理課程標準進行了文字比較,特別是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芬蘭、韓國與我國進行了系統的比較。根據對比研究,我國高中物理教材難度處于中等水平。
課程標準濃縮了高中物理科學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
此外,新課標指出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物理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踐;因此,本次修訂強化了物理實驗內容,規定了21門必修課和選修必修課。學生必須做實驗。熱愛動手的同學有福了!
下面就來詳細看看廖老師的專業解讀吧!
為國家和人民的繁榮培養物理人才
——訪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負責人
廖伯勤
問一個問題
問:這次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修訂基于哪些國內外基礎研究?
答:本次修訂,我們借鑒了國內外課程改革的實踐經驗。
自2001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物理課程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2012年教育部委托華東師范大學開展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專題調查結果顯示,約84%的教師認為物理課程的定位非常準確或準確;約87%的教師認為三維目標的表達非常清晰或明確,認同三維課程目標的劃分;課堂教學發生重大變革,約61%的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方法。但實驗稿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強,課程內容有待調整和更新,必修課和選修課結構仍需完善,指導性內容有待加強。課程標準在高考中的作用有待加強等。這些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本次修訂提供了重要依據。
另一方面,當今世界,人才競爭已成為國力競爭的關鍵。修訂小組對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十個國家的高中物理教材進行了對比研究,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芬蘭、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芬蘭、韓國的物理課程標準與我國進行了文本比較。總體而言,各國課程標準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突出物理的教育價值網校頭條,加深學生對學科核心概念、科學本質、科學探究以及科學與自然關系的理解。社會技術環境,注重科學探究、科學思維、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創新能力等能力的培養;注重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強化實驗在現實科學活動中應有的作用。比較可以看出,我國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課程文件總體一致。大部分具體內容都涵蓋了,但科學論證、科學本質等重要內容有待加強。通過高中物理教材對比可以看出,我國高中物理教材難度處于中等水平,并不是造成學生學業負擔的主要因素。這些比較研究為修訂組把握國際高中物理課程發展趨勢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
問一個問題
您認為修訂中如何體現物理學學科特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使命?
答:總體而言,這次修訂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目標,以體現國家意志和未來人才培養要求為原則,以凝練高中物理核心能力為綱,傳承成功經驗。總結并改進存在的問題。以此為主要理念,著力落實物理課程的教育價值,構建以生活自然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以核心能力為主導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具體來說,修訂組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物理學科特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全面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物理課程的教育功能。在實驗稿提出的三維課程目標基礎上,細化高中生應具備的物理學科核心能力,將核心能力培養貫穿于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學術素質等方面。要求、教學實施,體現物理課程的教育價值,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
2、注重高中物理課程的多重功能,搭建學生終身發展的平臺。注重為全體學生奠定共同的基礎,選擇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物理課程內容,注重物理課程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根據學生的興趣、發展潛力和未來升學或升學的需要,設計多元化的課程。就業。課程旨在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
3、注重物理課程的當代性,加強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聯系。注重物理課程與自然、生活、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聯系,反映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學思想,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使學生能夠從更高的層次理解物理學的本質及其與各方面的聯系,為國家的繁榮培養人才。
4、引導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學生物理核心能力的實現。通過營造學生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學習情境,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探究學習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和認識自然,培養科學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
5、強化課程標準對考試評價的指導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課程標準是考試評價的依據。充分發揮考試評價的引導作用,才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構建導向正確、主體多元、方法多樣、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改進學習方法、發展核心能力。
問一個問題
問:此次物理課程標準修訂有哪些主要突破?
答:高中物理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人類科學傳承和社會發展。鑒于實驗稿中的課程目標需要進一步落實、課程內容需要更新、課程結構仍需完善等問題,本次修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改進。
1、凝聚物理核心能力高中物理實驗的改進,體現物理課程的教育功能
修訂小組在國際比較、國內調查、探索物理課程功能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究、反復討論,凝練了高中物理科學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和“科學態度與責任”,其中“物理概念”包括物質概念、運動與相互作用的概念,“科學思維”包括模型構建、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和創新要素; “科學探究”包括問題、證據、解釋和交流要素;“科學態度和責任”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要素。
提煉物理核心能力將幫助教師思考:什么是物理?物理課程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從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角度進行物理教學?物理學科的核心能力是基于“三維目標”的整合。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和素養的綜合培養,更加注重物理課程的教育價值,更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2.調整優化課程結構,注重課程的基礎性、系統性和選擇性
實驗稿中有必修課和三門選修課。由于招生、錄取等原因,物理課程的系統性和選擇性受到影響。此次修訂,不僅為全體學生的發展和國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而設計必修課,而且為國民物理人才的培養和學生的個體發展而設計了選修必修課和選修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內涵。以及課程的系統性。性別和選擇性。
高中物理必修課是所有學生必修的課程。分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本課程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和現代公民對物理的基本需求。選修必修課是學生根據個人需要和升學要求選擇學習的課程。由選修必修課1、選修必修課2和選修必修課3組成。對于計劃參加學術水平考試的學生,將有選修課、選修課、選修課等。輕松、原創等板塊均有學習內容,保證了課程的基礎性、系統性。學生選擇自主學習的選修課程由選修1、選修2、選修3組成。本課程針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從物理與社會發展、物理與技術應用、預科等不同方面構建。現代物理學。課程為學生多元化發展提供空間。
3、加強科學實踐,注重物理、社會、技術的聯系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踐,從實驗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為加強學生物理核心能力培養,本次修訂強化了物理實驗內容,規定了學生必修課和選修必修課必做的21個實驗。這些實驗的提出不僅考慮了不同內容板塊的分布,還考慮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布局;不僅考慮常規的驗證實驗和測量實驗,還考慮具有一定開放性的探索性實驗和生產性實驗。與實驗稿相比,明確規定學生必須做實驗,有利于引導學生邊做邊學,理解科學探究的內涵,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在物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方面,不僅注重通過實驗設計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構建物理概念,而且加強物理與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等的聯系。加強物理與醫學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的聯系,關注“健康”、“能源”、“材料”、“信息”等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4.劃分學術質量等級,強化物理核心能力的可評價性
為加強高中物理課程的可評價性,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物理核心能力的培養高中物理實驗的改進,修訂小組圍繞物理核心能力“物理概念”、“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感”四個方面及其層次根據課程內容的要求制定學術質量要求,并根據問題的復雜程度劃分學術質量高中物理學術素質等級分為五個等級,其中學術素質等級2為資格要求。高中畢業生應達到并作為學術資格考試的基礎;學術質量四級是用于高校招生的學術水平。性檢查的命題依據。學術質量等級的劃分有利于改變教師對學術質量的看法,進一步明確物理課程的教育功能。
5.通過各種提示和建議,引導教師專注于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能力。
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強調將物理學核心能力融入到課程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內容要求還是實施建議,都注重引導教師落實物理核心能力的培養。課程標準中的實例和活動建議進一步細化了內容要求。教學技巧是從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角度提出的教學建議。學術要求基于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這四個方面的責任對相關內容提出了要求。教學與評價建議指導如何立足物理核心能力提升并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與評價工作;學術水平考試和命題建議從考試設計要求、命題建議、考試案例等方面提供建議,對考試評價、課程實施、教師教學等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問一個問題
問:實施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答: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如何把以提高學生核心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變成切實可行的實施課程,需要各級專家學者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實施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1、注重物理課程的教育功能。各級專家要從富國強民的角度推動物理課程的實施,真正認識物理課程的功能。特別是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對自然有實物的看法,認識自然、理解自然;具有科學思維特征,懂推理,善于論證,勇于創新;成為科技探索者,善于發現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能夠實事求是、追求真理,享受“嫦娥”飛天、“蛟龍”深潛、引領“量子糾纏”探索等我國國力提升的喜悅,以更好的狀態和負責任的心態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努力。
2、注重加強課程標準的引領和權威作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教材等各環節改革”準備工作、教學實施、評價方法、考試命題要相互協調,確保有效配合、相互促進。”課程標準要在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發揮主導作用。在后續的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考試評價等方面,要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學生物理核心能力的實現。
3、注重考試評價的引導作用。目前,考試評價仍然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學業水平測試應當依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考試規定,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學業質量水平。應注重體現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關管理者、提案者和教師應共同探索多主體、多種方式、既關注學生學業成績又關注學生進步過程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物理核心能力的提升。
4、加強教材、助教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從《中小學科學教材(高中物理)難度水平國際比較研究》的結論來看,與國際同類教材相比,我國高中物理教材難度水平大致處于中等水平但中國中學生的學業負擔卻很重。深入研究表明,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選擇教具作為主要的課程資源。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和教輔資源進行審核和管理,讓學生真正理解物理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