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的總分為110分。
例題為: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運動,經A點時,突然以某一恒定的加速度逆時針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物體恰能保持與豎直方向保持相對靜止,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物體經過時間t再次回到A點時,它離A點的距離。
答案為:(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為a=g;
(2)物體經過時間t再次回到A點時,它離A點的距離為x=v(t+π)。
2012年高考物理的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考試內容包括力學、電學、熱學等基本知識,以及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能力。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物理例題: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請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 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 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是多少?
3. 如果撤去水平力F,物體將會做什么運動?請說明理由。
解答:
1. 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面的摩擦力。
2. 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3. 如果撤去水平力F,物體將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因為撤去F后,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不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所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物理例題和解答,希望能幫助到考生。
2012年高考物理的總分為100分,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物理是高考科目中重要的一門科目,它涉及到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高考中,常見的問題包括對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不夠深入、解題方法不熟悉、實驗操作技能不夠熟練等。以下是一些例題,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物理的常見問題和應對策略。
例題1: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拉力的作用,它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為v = 2t^2(m/s),求它在前5秒內的位移。
解析:根據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可以求出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進而求出它在前5秒內的位移。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公式,可以得到物體的運動方程為:x = v0t + 1/2at^2,其中v0為初速度,a為加速度。由于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所以它的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4m/s^2。因此,在前5秒內的位移為:x = 50m。
例題2:一個物體在斜面上靜止不動,已知斜面的傾角為θ,物體的質量為m。求物體對斜面的正壓力。
解析:物體對斜面的正壓力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根據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將重力分解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沿著斜面向下的分力。由于物體靜止不動,所以它受到的合力為零。因此,物體對斜面的正壓力為:N = mgcosθ。
除了以上兩個例題,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理問題需要考生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題方法、熟練實驗操作技能等。考生可以通過多做練習題、多看參考書、多與同學交流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總之,高考物理雖然難度不大,但是需要考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考生可以通過多做練習題、多看參考書、多與同學交流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