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2013高考物理內能題,但是可以提供一道與之相關的例題:
例題:在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A(g) + B(s) ? C(g) + D(g),一段時間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測得壓強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 正反應速率增大
C. 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
D.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對于該反應,由于是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一段時間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測得壓強增大,說明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則A的物質的量增加,D的物質的量也增加,所以D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查閱相關書籍或咨詢老師。
以下是一道高考物理內能題及其相關例題的簡要分析:
例題:一物體在空氣中稱重為10N,將其完全浸沒在水中稱重為6N,求該物體的密度。
分析:根據稱重法可得,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_{浮} = G - F = 10N - 6N = 4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體排開水的體積V_{排} = \frac{F_{浮}}{\rho_{水}g} = \frac{4N}{1.0 × 10^{3}kg/m^{3} × 10N/kg} = 4 × 10^{- 4}m^{3},因為物體浸沒,所以物體的體積V = V_{排} = 4 × 10^{- 4}m^{3},物體的質量$m = \frac{G}{g} = \frac{10N}{10N/kg} = 1kg$,物體的密度\rho = \frac{m}{V} = \frac{1kg}{4 × 10^{- 4}m^{3}} = 2.5 × 10^{3}kg/m^{3}。
解答:解:物體的密度為2.5 × 10^{3}kg/m^{3}。
這道題考察了學生對內能、浮力、密度等知識的掌握情況,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高考物理內能題:
假設有一杯熱水,它的溫度為t℃,質量為m克。那么它的內能是多少焦耳?
分析: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對于一杯熱水,它的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內能越大。質量為m克的熱水,它的內能E = mc^{2}。其中c是比熱容,對于水來說它的比熱容約為4.2 × 10^{3}J/(kg \cdot K)。因此,這杯水的內能約為E = 4.2 × 10^{3}J/(kg \cdot K) × m \times (t^{\circ}C)。
解答:這杯水的內能約為E = 4.2 × 10^{3}J/(kg \cdot K) × m × (t^{\circ}C)。
這道題考察了學生對內能的理解和計算能力,需要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同時,這道題也提醒學生注意單位換算和誤差分析。
關于高考物理內能題,常見的問題包括對內能的理解不夠深入,以及對熱力學定律的理解不夠透徹。
首先,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的總和。對于一個給定的物體,它的內能取決于物體的溫度和物質的量。在解答高考物理題中,考生可能對內能的概念理解不充分,導致無法正確解答問題。
其次,熱力學定律是描述能量轉換與傳遞的規律,是熱學和熱力學的基礎。考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內容和應用。在解答高考物理題中,考生可能對熱力學定律的應用理解不準確,導致解題錯誤。
以下是一個相關例題:
例題:一個質量為 m 的物體,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系數為 μ ,現有一個水平力 F 作用于物體上,使物體在桌面上滑動。求物體的動能。
分析:由于物體在光滑桌面上滑動時,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體的動能只與水平力 F 和物體的初速度有關。根據動能定理,物體的動能可以表示為 EK = Fs。其中,s 是物體的位移。
解:根據題意,物體受到的水平力 F 的大小為 F,物體的位移 s 可以表示為物體在力 F 方向上的速度的積分。根據動量定理,物體在力 F 方向上的速度可以表示為 v = Ft / m。其中,t 是力的作用時間。將 v 代入 EK = Fs 中,可得物體的動能 EK = F^2 t / 2m。由于物體在桌面上滑動時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體的初速度為零。因此,物體的動能 EK = F^2 t / 2m = F^2 (m / μg)^2 s = F^2 s / 2μg。
答案:物體的動能 EK 與水平力 F 和物體的位移 s 成正比關系。由于物體在光滑桌面上滑動時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體的動能只與水平力 F 和物體的位移 s 的乘積的一半有關。
這道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內能、熱力學定律以及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這道題目,學生可以加深對內能、熱力學定律以及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