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有很多,以下提供一些:
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和曲線運動
相關例題:
1.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一傾角為θ的斜面,到達最高點時斜面仍未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到達最高點時,它對斜面的壓力和它重力之間沒有彈力作用
B. 物體到達最高點時,它對斜面的壓力一定小于mg
C. 物體沖上斜面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一定增加,機械能一定守恒
D. 物體沖上斜面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量等于物體與斜面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增加量
2.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某一初速度沖上傾角為θ的斜面,此后物體沿斜面上滑和下滑的情況正確的是( )
A. 上升過程中,物體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
B. 上滑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滑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C. 上升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下滑過程中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D. 上升過程中,物體機械能增加量等于下滑過程中物體機械能減少量
知識點: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相關例題:
1. 質量為m的小球在地面附近以初速度v豎直上拋,落回地面時速度大小為3v(設阻力大小不變),求小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重力及阻力所做的功。
2. 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為h處自由下落,當它動能增加為最大時,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多少?
知識點: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相關例題:
1. 一質量為m的小球由長為L的細線吊著,細線的拉力為T=mg時小球恰好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若細線突然斷了,小球在運動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重力做的功是多少?小球在運動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2. 已知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約為地球半徑的6.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與地球相同,它的同步衛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徑的2.8倍。求該行星的自轉周期。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能因考試題目變化而變化。
高考物理知識點:
1. 力學基礎: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
2. 功和能的關系:動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3.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4.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
相關例題:
1. 以下關于力學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
B. 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圓心
C.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為零
D. 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答案:ABD。
2. 一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受到的洛倫茲力方向一定( )
A. 與磁場方向垂直,且與速度方向垂直
B. 與磁場方向垂直,且與速度方向平行
C. 與磁場方向平行,且與速度方向垂直
D. 與磁場方向平行,且與速度方向平行
答案:A。
2013高考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如下:
知識點一:牛頓三大定律
例題:
1. 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物體A,物體A上有一斜面體B,斜面體B上有一小球C。現突然將水平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去掉,那么在支持力去掉的瞬間,物體A對斜面體B的壓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2.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張固定擋板,物體B靜止在斜面上,現有一物體A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在相遇時沒有相互擠壓。已知物體A、B的質量分別為m、M,求物體A在上滑過程中,物體B對擋板的作用力。
常見問題:
1. 判斷物體是否受力平衡。
2.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知識點二:動量守恒定律
例題:
1. 質量為m的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別與甲、乙兩木塊相碰后,都能將木塊反彈。甲、乙兩木塊的質量之比為m:M=3: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對木塊的壓力大小與木塊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相等。
B. 小球對木塊的壓力大小與木塊對小球的彈力大小之比為5:3。
C. 碰撞過程中,小球損失的機械能與木塊增加的機械能之比為1:3。
D. 碰撞過程中,小球損失的機械能與木塊增加的機械能之比為1:2。
常見問題:
1. 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2. 動量定理的應用。
以上是2013高考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具體考試內容及題目難度可能會發生變化,建議考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重點復習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