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物理公式及其相關例題如下:
速度:v=s/t。例題:一輛汽車以速度行駛了45分鐘,問汽車行駛了多少路程?
位移:s=vtt。例題: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的初速度為1m/s,末速度為7m/s,求這段時間內的位移。
加速度:a=(v2-v1)/t。例題:一輛汽車剎車時的速度為12m/s,加速度為2m/s^2,求該汽車剎車后5s內的位移。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v=v0+at。例題:一輛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2m/s,加速度為2m/s^2,求該汽車在3s末的速度。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s=v0t+1/2at^2。例題:一輛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30m/s,加速度為5m/s^2,求該汽車在停止前1s內的位移。
功:W=FS(F為力,S為位移)。例題: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撤去F,物體在水平地面上繼續滑行一段時間后停止,已知物體加速的位移為S=1.5m,阻力大小f=3N,求F作用的時間。
以上公式和例題僅供參考,請以物理教材的最新版本為準。
3-4物理公式:
1. 庫侖定律:F=kq1q2/r^2,其中F是庫侖力,k是靜電力常量,q1和q2是兩個點電荷的電量,r是兩點間的距離。
2. 萬有引力:F=GMm/r^2,其中F是引力,G是萬有引力常量,m和M分別是兩個物體的質量,r是它們之間的距離。
相關例題:
例題1: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處受到重力的作用自由下落,已知地球的質量為M,萬有引力常量為G,求物體下落的時間。
解析:物體下落時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物體下落的時間。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以求得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以求得物體下落的時間。
例題2: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處受到恒力F的作用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恒力的大小為F,物體的初速度大小為v0,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物體經過多長時間速度達到最大。
解析:物體受到恒力作用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當物體的加速度達到最大時速度達到最大,根據運動學規律可以求得物體經過的時間。
3-4物理公式:
1. 速度:v=s/t
2. 密度:ρ=m/V
3. 壓強:p=F/S
4. 歐姆定律:I=U/R
5. 焦耳定律:Q=I2Rt
6.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相關例題和常見問題:
例題1:一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為v=5m/s,它在前2s內通過的路程為10m,求該物體的質量。
常見問題: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單位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如何用速度公式計算物體的質量和長度?
解答這些問題時,需要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單位(m/s或km/h),知道速度的物理意義是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掌握速度的計算公式v=s/t,并能夠根據已知條件求解物體的質量和長度。
以上是3-4物理公式的簡單介紹和相關例題和常見問題,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