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物理公式及相關例題如下:
速度:V=S/t。例題:一個人沿馬路行走,他的速度是1.5m/s,他通過225m的路程需要多長時間?則V=S/t=225m/t=1.5m/s,t=S/V=225m/1.5m/s=150s。
密度:ρ=m/V。例題: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把一銅塊放在磅秤上稱,稱得質量為36kg,已知銅塊的體積為0.06m3,求銅塊原來的質量。則根據ρ=m/V可得m=ρV,代入數據得m銅=8.9g/cm3 × 0.06cm3=5.34g。
壓強:p=F/S。例題:一個重為G的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求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和它排開水的體積。已知木塊重力為G,因為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浮=G;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V排=F浮/ρ水g = G/ρ水g。
功:W=FS。例題:工人用300N的水平推力將重600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向右推了20m,求推力做的功。則W=FS=300N × 20m=6000J。
功率:P=W/t。例題:一臺機器功率是15kW,它表示的含義是什么?一臺機器功率是15kW,表示這臺機器在1s內做功150J。
以上公式和例題僅供參考,請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準。
七年級物理公式有以下幾種:
1. 速度=路程÷時間,例如:一輛汽車的速度為30km/h,表示這輛汽車在1小時內行駛的路程為30km。
2. 密度=質量÷體積,例如:水的密度為1g/cm3,表示1立方厘米的水的質量為1克。
相關例題:
一、速度的計算題
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該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答:根據速度的定義,速度=路程÷時間,所以汽車行駛的路程為72km/h×1h=72km。
二、密度的計算題
一個長方體容器的質量為2kg,底面積為100cm2,高為8cm,裝滿某種液體后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為4kg,求該液體的密度。
解答:首先根據底面積和高可以求出長方體容器中液體的體積,再根據總質量減去容器質量即為液體質量,從而求出液體的密度。
以上只是部分例題,建議查閱相關資料獲取更多信息。
7年級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密度、壓強、功、功率和歐姆定律等。以下是一些常見問題和相關例題:
問題1: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它來計算速度?
答案:速度的公式是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位移,t是時間。例如,如果一個物體在1小時內移動了1公里,那么它的速度就是v = 1公里/1小時 = 1公里/小時。
例題:一個物體在1分鐘內移動了300米,求它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根據公式v = s/t,我們可以得到v = 300米/60秒 = 5米/秒。
問題2: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它來計算物質的密度?
答案:密度的公式是ρ=m/V,其中ρ是密度,m是質量,V是體積。物質的密度取決于其組成物質的性質。
例題:一個物體的質量是5克,體積是2立方厘米,求這個物體的密度是多少?
解答:根據公式ρ=m/V,我們可以得到ρ=5克/2立方厘米=2.5克/立方厘米。
問題3:壓強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它來計算壓強?
答案:壓強的公式是p=F/S,其中p是壓強,F是壓力,S是受力面積。
例題:一個物體在水平地面上施加了一個大小為5牛的壓力,而該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平方厘米,求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解答:根據公式p=F/S,我們可以得到p=(5牛)/(2平方厘米)=250帕。
常見問題還包括如何計算功、功率以及歐姆定律的應用等。只要記住公式并理解其含義,通過例題解析來練習,就能很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