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考物理標題和相關例題如下:
標題:探索物理世界,領略科學之美
例題:
1. 一顆子彈以一定水平速度擊中一靜止木塊,并留在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子彈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彈克服木塊阻力做的功
B.子彈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子彈和木塊內能的增加
C.子彈減少的機械能等于木塊增加的機械能
D.子彈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木塊增加的重力勢能
2. 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忘記記下拋出點的坐標,實驗中可以獲得如下的圖線,則物體的初速度為( )
A. 0.8m/s
B. 1.2m/s
C. 2m/s
D. 2.4m/s
3. 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水面,當入射光線與界面成30°角時,反射光線恰好與折射光線垂直,則反射角的大小為( )
A. 30°
B. 60°
C. 45°
D. 50°
以上題目都是關于高考物理中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旨在考察學生的物理思維和解題能力。在解答這類題目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以上題目僅供參考,具體內容請以實際高考物理試題為準。
標題:高考物理:985名校的解題技巧
例題:
【題目】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恒定的拉力,經過一段時間后,物體的速度從0增加到10m/s,求這段時間內拉力做的功。
解題思路:
1.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拉力恒定,加速度恒定,因此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 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在t秒內的位移為s = v0 + at,其中v0為初速度,a為加速度,t為時間。
3. 拉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即W = (1/2)mv2 - (1/2)mv?2。
4. 將已知量代入公式,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
注意:解題時要注意公式的適用范圍和單位,同時要理解題意,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
標題:高考物理中的常見問題
例題:
【題目】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恒定的拉力,經過一段時間后,它的速度從0增加到v,求這段時間內拉力做的功。
答案:
根據功的定義,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在這個問題中,物體在恒定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加速,所以拉力做的功等于拉力與物體移動距離的乘積。
由于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沒有摩擦力,所以物體的移動距離就是物體在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的速度從0增加到v時,其位移為:
s = (v^2)/2a
其中a是恒力。因此,拉力做的功為:
W = Fs = F(v^2)/2a
由于拉力是恒定的,所以F = f(v) = kv,其中k是恒定的比例系數。因此,拉力做的功可以表示為:
W = k(v^2)/2a = kv^3/2
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拉力做的功為:W = kv^3。
常見問題:
1. 什么是恒力?
答:恒力是指大小、方向都不變的力。
2. 如何根據運動學公式求位移?
答:運動學公式是描述物體運動的基本公式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求出物體在某個過程中的位移。具體來說,位移是指物體在某個過程中移動的距離。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的位移可以通過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加速度來求得。
3. 如何根據功的定義求功?
答:功是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如果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那么這個力就做了功。如果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那么拉力做的功就等于拉力與物體移動距離的乘積。如果拉力是恒定的,那么拉力做的功就可以表示為拉力的比例系數乘以速度的三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