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較多,以下部分列舉:
知識點一:力
1. 力的定義: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叫力。
2.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題:用力推車,人覺得車在推力中沿自己的方向跑動,不再受推力的推力,這表明: 。
知識點二:彈力
1. 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2. 彈力的大小與物體本身的性質及物體的形變量有關。
例題: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使用時應注意:
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
③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知識點三:重力
1. 重力的產生:物體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 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例題: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一性質可用下述例子來說明:樹上的蘋果,當它處于靜止狀態時,受到重力和樹枝的拉力的作用,但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當它熟透后從樹上落下時,由于受到重力,而改變運動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
以上僅是部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由于篇幅原因,無法列出所有知識點和例題。建議閱讀物理教材或參考相關資料,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如下:
知識點:
1. 知道什么是力: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題:一個人用10N的力推一輛小車,但是沒推動,請問這是為什么?答案是小車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為10N,所以小車沒有移動。
2.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例題:一個人在行駛的火車上跳起來會落在原地還是后面?答案是小明會落在原地,因為火車在運動時,人的相對位置沒有改變。
相關練習題:
1. 解釋為什么一個物體推不動或停在原地不動,是因為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 解釋為什么人在行駛的火車上跳起來會落在原地。
3. 假設你正在乘坐一輛行駛的火車,前方突然出現一個急轉彎,你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4. 解釋為什么汽車在轉彎時需要減速?
5. 如果你在跳遠時,起跳后身體在空中劃出一個弧線,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如下:
知識點:
1. 力學部分:力的定義、大小、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密度。
2. 運動學部分:速度、加速度、路程、時間等概念,速度的單位和計算。
3. 聲學部分:聲音的產生、傳播,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4. 光學部分:光的傳播、反射、折射規律。
5. 電學部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例題:
1. 一只重為5 N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用1 N的拉力去使它運動,物體未拉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N。
2. 一輛重為20 N的四輪小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勻速直線行駛,小車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05倍,則小車受到的阻力為___N。
3. 一只重為5N的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將該物體的重力減小為4N,則此時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摩擦力的大小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常見問題:
1. 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摩擦力是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2. 什么是速度?如何計算速度的大小?
答: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用位移和時間的比值來定義。計算速度大小的方法是,用位移除以運動時間即可。
3. 光的反射和折射有什么異同?
答:光的反射是光在兩種物質的分界面上返回到原來物質中;折射是光在介質體中傳播時,介質體對光的折射能力不同,導致光改變原來的傳播方向。相同點是:都是光從一種介質到另一種介質時發生的。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物理的知識點和常見問題,通過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