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如下:
聲學主要內容有:樂音、噪音、聲現象、聲波、回聲等。
光學主要內容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熱學主要內容有:分子熱運動、內能、熱機等。
電學主要內容有:電流的形成、電壓、電阻等。
力學主要內容有:重力、壓強、浮力等。
相關例題:
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例: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硬紙片振動發出的聲音會發生變化的是(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2.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下列幾種介質中,聲音不能傳播的是( )
A. 真空 B. 水 C. 空氣 D. 泥土
3.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若在某次航行中,一艘魚雷快艇以26m/s的速度從船邊向海底發射魚雷,經過4s鐘,船與被擊中目標相距多遠?
上述例題涵蓋了聲學的基礎知識,包括聲音的產生、傳播條件以及速度的計算。解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結合物理知識進行計算,同時也要注意題目中給出的單位是否統一。
請根據上述信息,自行整理出9年級物理的其他知識點,并自行查找相關例題進行練習。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1. 聲音的產生: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 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由頻率決定,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
相關例題:
1. 問:為什么在月球上聽不到別人說話的聲音?答: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 問:為什么喇叭的響聲越來越大?答:是因為喇叭的振幅增大了。
以上知識點和例題主要圍繞聲音的產生、傳播、音調、響度和音色進行歸納,并給出相關的問題和答案,幫助理解和記憶。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一、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單位:牛頓(N),托起兩個雞蛋的力約為1N。
二、重力
1.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 重力的作用點:物體的重心,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不在物體上。
3. 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為G=mg。
三、二力平衡
1. 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
2.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3. 兩個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例題:
1. 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 )A. 5N B. 15N C. 30N D. 5N或15N
分析:物體在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拉力大小為5N,方向豎直向上;由于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上,而重力豎直向下,因此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選D。
2. 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5N,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A. 一定等于5N B. 可能大于5N C. 可能小于5N D. 無法確定分析:因為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木塊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力為平衡力;因為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因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為5N。故選A。
常見問題:
一、選擇題:
1. 重力的方向是( )A. 向上 B. 向右 C. 豎直向下 D. 任意向上
2.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重為5N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A. 2N B. 5N C. 7N D. 0N
3. 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速度為36km/h時,制動后經2s停止,求:汽車制動后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4. 一輛汽車以某一速度向一靜止的峭壁行駛,司機經4s鐘鳴笛后繼續行駛,經過2s聽到回聲,求汽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
二、填空題:
1.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重力的方向總是 。
2.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一個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牛,現以8牛的力推動此物體前進了相同一段距離,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
3. 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開始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全程的一半路程,接著以10m/s的速度行駛完了另一半路程,則汽車在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作圖題:畫出汽車剎車過程圖象(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