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知識點及例題較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和例題,但可能并不包括所有的內容。
知識點一:聲現象
1. 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用v表示,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在空氣中的聲速約為340m/s。
3. 聲音的特性:
a. 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b. 響度: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c. 音色:發聲體的聲音特色。
例題:下列屬于噪聲的是( )
A. 睡覺時,蚊子的嗡嗡聲
B. 上課時,聽到外面有規律的敲門聲
C. 閱讀時,聽到書頁翻動的聲音
D. 舞臺上,響起優美動聽的音樂聲
答案:D。
知識點二:光現象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 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的現象。
3. 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例題:一束平行光線由空氣射向水面,入射角為30°,當光線從水面上方斜射到水面上時,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 )
A. 30° B. 60° C. 67° D. 90°
答案:B。
知識點三:透鏡及其應用
1. 凸透鏡:邊緣厚而中間薄(呈倒立、縮小的實像)的透鏡,凹透鏡:邊緣薄而中間厚(呈倒立、放大的虛像)的透鏡。
2.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u>2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u=2f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fc9V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例題: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相當于______ ,照相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應該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倍焦距。
答案:光屏、大于。
請注意,以上只是九年級物理的部分知識點及例題,不包括全部內容。對于九年級物理的學習,建議多做習題,熟悉各種題型,提高解題能力。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及例題如下:
知識點一:力
1. 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例題: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和______有關。
知識點二:牛頓第一定律
1.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慣性。
例題: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倒,這是因為乘客具有______。
知識點三:二力平衡
1.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2.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例題: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蘋果,下列屬于平衡力的是______。
A. 蘋果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B. 蘋果受到的重力和蘋果對桌面的壓力
C. 蘋果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蘋果的支持力 D. 蘋果受到地球的重力和蘋果對桌面的壓力
以上是九年級物理的部分知識點及部分例題,供您參考,建議在課本中進一步學習。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和相關例題常見問題如下:
知識點:
1. 力學部分:力的定義、單位、方向;重力的方向、作用點;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壓強和壓力的概念及計算;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杠桿的分類及使用方法;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及計算方法;機械效率的概念及計算方法等。
2. 熱學部分:溫度的單位、表示方法;熱值的計算;熱量的計算等。
3. 電學部分:歐姆定律的應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連接及量程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電能和電功率的計算等。
例題:
1. 一只底面積為0.01m^2的容器,裝滿水后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1200Pa,求水的質量。
2. 一只空瓶裝滿水時總質量為32g,裝滿酒精時總質量為28g,求該空瓶的容積和質量。
3. 一只電能表上標有“600r/kW·h”字樣,某同學想測量電熨斗的實際功率,先關掉家中其他用電器,只將電熨斗接入電路中,電能表轉了1轉用了30s,求電熨斗的實際功率。
常見問題:
1. 什么是壓強?如何計算?
2. 什么是密度?如何計算物質的密度?
3. 如何區分串聯和并聯?有哪些應用?
4. 如何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需要注意什么?
5. 如何根據歐姆定律進行電路計算?
6. 什么是機械效率?如何計算機械效率?
7. 什么是熱值?如何根據熱值計算熱量?
8. 如何根據水的密度和比熱容計算水的質量或溫度變化?
9. 如何根據電能表和時間計算用電器的實際功率?
以上問題僅供參考,具體問題可能因版本差異而略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