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關于“分子和原子”知識學習中的7個誤區
更多中學、高中知識,可以在物理大師app中、大師一百公眾號查看,獲取哦~
誤區1: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解析:物質不全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只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除分子外,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原子、離子等。
誤區2:分子是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惟一微粒
解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物質的物理性質是由構成它們的微粒的物理性質決定的。為此,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微粒除了有分子,還有原子和離子。分子只是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一種微粒。
誤區3:分子既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又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解析:物質的化學性質,如熔點、沸點、密度、硬度等都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集聚所表現下來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表現下來的。諸如,單個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態、液態或氣態來描述,但同種物質的每一個分子都有相同的物理性質。為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只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誤區4:由于有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所以由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也一定是純凈物
解析: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是正確的,比如原子物理發展史,二氧化碳由氧分子構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構成。由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比如,碳的幾種單質金鋼石、石墨、C60,它們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原子物理發展史,當把它們混在一起時,是混和物。
誤區5:原子比分子小
解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當分子與構成這些分子的原子相比時,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
誤區6: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分子和原子能不能再分,是以物理變化為前提條件的,假如離開這一前提條件,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可以分成質子、中子和電子。
誤區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分子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而原子不能
解析:分子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但若果某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則該物質的物理性質應由原子保持。為此,能夠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物理反應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等一個一鍵三連~
您的支持是小編不斷更新的動力!